音乐类出国留学 音乐专业有必要出国留学吗?

行业动态2023-03-19 12:00佚名

留学文章开头

“国外音乐学院的考试是不是比国内难?”

“国外音乐学院毕业回国找工作有优势吗?”

“我的孩子应该考中央音乐学院,还是茱莉亚音乐学院?”

这种“因人而异”的问题,在不熟悉对方背景的情况下,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轻易下结论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们建议您在做出选择之前考虑以下因素:

一、核心专业能力

01.客观评价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无论是申请国内还是国外的音乐院校,专业都是核心竞争力,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为了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定位,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你们学校在中国的专业水平如何?

在你的同学中,你的专业水平如何?

与全国乃至全球同行相比,你的专业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业内权威专家如何评价你的表现或工作?

获得过哪些比赛奖项?

如果不想清楚这些问题,可能会盲目追求与自己实际水平不符的学校,浪费时间和金钱; 又或者你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报了专业水平不高的学校,错失了发展的机会。 确认了自己的真实实力后,你会更加自信,报考的过程也会更加顺利。

就像很多人问自己适合哪个名校一样,答案是:专业的话,可以选择国内外顶尖大学;

02.了解目标学校的专业侧重点和录取标准

了解自己的真实专业水平后,下一步就是筛选学校。 因为考试涉及双向选择,除了了解自己,还需要熟悉学校的专业侧重点音乐类出国留学,然后进行精准匹配。

下面是一个作文专业的例子,你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想申请的学校作曲系侧重于什么风格的作品? 人气? 爵士乐? 电影和游戏配乐? 还是像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这样的古典音乐? 还是更学术的现代音乐?

假设是其中之一,比如现代音乐,是世界音乐学院教学的主流音乐类出国留学,你知道不同流派之间更细微的风格差异吗? 导师们的工作风格和行业地位如何,更喜欢哪类学生?

其次,无论国内外高校,除了专业之外,都有自己的一系列录取标准。 在选择学校之前,您必须了解文化课程、英语测试和其他注册/申请材料的要求。 建议提前关注官网,提前做好准备。

第 2 部分 其他考虑

在综合考虑个人专业方向和学校录取标准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01.国内外院校课程设置及难度

经常听到国内非作曲和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抱怨要学很多理论课。 但是,与国外高校对理论的重视程度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比如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国内高校开出的让你头疼的“四大曲目”,在国外绝对是入门级的存在。 你可以想象,小提琴或声乐专业的学生每周要阅读大量文献,完成十几页申克的音乐分析论文,或者研究斯特拉文斯基的某部作品。 你会觉得家务活太多了。 这很容易。

因此,打算出国留学的同学,尤其是研究生,要慎重考虑这个问题: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用非母语去探索很多与你的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未知知识。 虽然对乐理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拓展,但是这些极其小众的话题对于以后要从事艺术表演和非学历音乐创作(如影视游戏、流行音乐作曲)的同学来说,实用性并不高。

02.师资与艺术氛围

得益于祖国的快速发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两三所顶级音乐院校外,许多二三线城市的音乐院校师资力量也越来越强。 国内高校不仅有那些活跃在乐坛的名师,还有许多带来新音乐理念的优秀海归教师,国内的音乐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均衡。

众多海外名校师资力量雄厚,更有众多音乐大师任教,名副其实。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留学生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名不见经传的海外高校越来越多。 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忽悠”了很多国内学生。 .

因此,无论是在国内院校学习还是出国留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找到专业负责的老师,更为重要。

同时,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解决。 与十多年前相比,在中国很难找到的乐谱和唱片可以在网上轻松获得。 你还会发现,北京和上海的音乐活动水准不亚于世界上除传统“音乐之都”之外的任何城市。 但不得不说,国外高校的图书馆资源远强于国内同级别音乐高校,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音乐宝库。

03.资本投资

在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学校情况后,经济能力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各个大学的学费相差不大,与出国留学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生活成本也比较可以接受。 海外(尤其是英美)高校在学费和生活成本上都远高于国内。 同时,不同地区的音乐学院费用差异很大。 具体信息可以去官网提前了解。

国外高校虽然会为优秀学生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学金,但与总费用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除了极少数“入学即免除所有学杂费”的美国顶尖大学,或专业优秀的“抢手”学生,近年来,超过半数的大额奖学金名额越来越少美国著名音乐学院获奖。

有的同学会问,出国留学可以边打工边学习吗?

不建议兼职或打工。 出国其实只有一个意思。 利用有限的时间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尽量不要花太多时间去做与专业无关的事情。 教育也是一种投资,让自己更有竞争力才是最好的回报。 因此,建议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性价比高的国外院校或国内留学。

当然,也有人会说,国内考试要找老师上专业课,花的钱不比出国少。 很多学生为某所大学备考多年却一直没有被录取,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但这是个人选择和定位的错误。 回到上一章说的,如果你的专业水平和学校的录取标准做一个相对平衡的匹配,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

04.学位的含金量与就业前景

很多同学会关心,国内大学和出国留学的学位含金量有区别吗?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随着民族自信心的不断提升,与国内外同级别的音乐学院相比,个人感觉国内大学的学位含金量正在逐步上升。 但就目前而言,国内的就业环境对留学生来说相对更加友好。 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落户政策和补贴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不得不提的是,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增设音乐专业,整体的人才密度会越来越大。 同时,良好的发展前景也会吸引留学生回流,高等教育的含金量相对降低。

比如20年前名校的本科生、硕士生,或者十年前普通学校的博士生,在就业市场上都是非常抢手的。 如今,很多应届毕业生即使拥有名校博士学位,如果不匹配某些专业成就或行业影响力,也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当前,社会对自我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 无论我们去哪里上学,我们都应该更加注重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

05.语言环境适应能力

在中国接受音乐教育不涉及语言和环境适应问题,这是在中国留学的优势之一。

如果你选择出国留学,你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语言交流和思维模式都存在差异,这需要有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 很多刚来美国的学生,由于生活的不适应和语言交流的障碍,无法与教授深入交流,难以理解一些核心和精髓的内容。 也有很多同学每天和国内的朋友视频聊天,把生物钟传成中国时间,自然耽误了学业的进度。

语言是获取知识和融入当地生活的必备技能,这个问题是必须要面对的。

建议出国前加强语言学习,通过标准化考试,否则在国外上语言课会减慢正常学习的进度,影响毕业时间。 而如果不克服语言障碍,在国外高强度的课后作业和论文写作会让你分分钟失败,得不偿失。

如果出国后把大量精力花在语言上,就会失去很多可用于专业提升的宝贵时间。 在职业成长最快、最重要的阶段,如果职业进步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则得不偿失。 太多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语言学习上,专业水平与国内学生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06.如果想出国,哪个年龄阶段比较适合?

对于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学生,建议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习后出国留学。 你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多角度衡量,在中国无论是作曲、钢琴、声乐还是其他高技术专业,你都会获得更扎实的基本功。 去国内好的音乐学校,专业负责的老师会教你从基本技巧到音乐处理,虽然有时他们很严格,要求你按他的要求弹奏和作曲。 你当时可能不理解,觉得自己的好想法没有发挥出来,殊不知这为你以后的音乐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走弯路的可能.

打好以上基础后,出国去体验各种风格和流派,你就会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有更清晰的认识。 也许你会问,郎朗和王羽佳附中没毕业就出国留学了?

无论是郎朗还是王羽佳,都是在国内附小、附中打下扎实的基础后出国深造。 只是他们是百万分之一的天才,十几岁就攻克了本科生和博士生无法企及的技术天花板,进而出国接受更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和理念,寻找更多的演出机会机会。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在同龄的时候达到这样的专业水平,绝对是小概率事件,更不用说机缘、运气等附加因素了。

值得注意的是,太多在国外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华侨华人英语说得一口流利,但博士毕业后却一题难求。 如果有回国发展的打算,很难适应这一点。

因此,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如果有理想,经济条件允许,毕业后完全可以找一个含金量高的国外音乐学院深造。 如果喜欢,可以考虑留在当地就业。 如果不适合自己,还有时间回国发展。

07.如果你选择出国留学,你应该去哪个国家?

综合专业、学位内容和国内认可度考虑,优先考虑美国和英国。 当然,如果是为了找个好导师,或者追求某种文体流派,或者有其他个人喜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的很多学校也是很不错的。

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无论是在国内机构学习还是出国留学,我们可能不得不面临学历贬值,但知识和艺术的价值会随着个体的积累而不断升值。 更加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用业绩和作品说话,合理规划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业道路。

免费获取留学方案
请选择国家
英国
美国
澳洲
加拿大
韩国
日本
新西兰
意大利
请选择
高中
本科
硕士
MBA
博士
其他
请选择省
广东省
浙江省
江苏省
北京市
上海市
重庆市
四川省
山东省
安徽省
河北省
湖北省
河南省
湖南省
陕西省
福建省
山西省
江西省
云南省
天津市
海南省
吉林省
辽宁省
黑龙江省
贵州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