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开头难,中间难,最后更难”,有人说。
毕业季有多少成功的满足感,就有多少对未来的迷茫。 花了几百万、几百万RMB,下一步应该去哪里? 你是想挣钱回去照顾父母,踏踏实实过小日子,还是实现象牙塔里勾勒的梦想,青春誓言里许下的诺言?
做学生最幸运的可能就是头脑简单。 不思前途,不争得失。 健身房、教室、自助餐厅,加上偶尔的派对或朋友聚会。 付出和回报基本成正比,生活充实,烦恼少。 然而,毕业的潮水一来,小鱼小虾们就毫不留情地冲上了沙滩,毫不留情地离开了。 留给毕业生的选择有一些——1读研究生(回水里); 2 参加间隔年; 3 直接去国际公司上班(又是一个比较舒服的水); 4 到外地工作;
选择1和2让人有更多时间思考未来的方向,选择3自然会开启人生模式,而选择4和5可能是一个大转折的开始。 我选择了5,企业家。 今天,我就以我在国内两年多的全职创业经历来说说差点要了我命的“留学生高级感”——to。
先从什么是“高级感”说起。 引号里的资历显然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 留学生的“高级”水平留学生就业首选,部分是在国外生活和学习养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包括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包括要有明确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分工,包括做事要有规矩,包括大家要有良好的三观和道德原则。 而另一部分则认为,经过高额的学费教育、批判性思维训练和开阔的视野,我应该理所当然地找到一份好工作。
近年来,国内多家中小企业的HR都曾公开或私下表示,如果有国内名校毕业生和条件相近的留学生,肯定会优先选择国内毕业生。 这样的态度让部分留学生家长担忧——留学真的不利于就业吗?
我认为之所以选择HR,是因为留学生表现出的“高级感”给企业带来了困扰。 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让留学生在职场(对领导和客户)的处事方式更加西化,在中国人眼里太过生硬,认为自己活该的心态使得外国学生很容易无动于衷。 满足于现在,很容易跳槽。 四大、麦肯锡这样的跨国公司自然不惧怕人才流动——优胜劣汰一直是他们的企业文化,不断涌入的年轻人也是他们保持竞争力的方式。 这样的企业文化特别适合留学生。 但对于国内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留住人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毕竟,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成本的留学生就业首选,员工的思维是否发散远不如是否“好用”重要。
那么“高级感”是绝对的短板吗? 我们是否需要克服它,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它?
我想先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这个例子讲的是规则和文化,也就是我所说的“高端感”的第一部分。
大一暑假回国实习,在某机构做幼儿辅导员。 该机构有负责与家长沟通的老师,也有班主任。 我只是和孩子玩一些开发智力和培养兴趣的游戏。 我每天下午去上班两个小时,按小时拿工资。
一天,晚上九点,一位家长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多关心一下他的孩子,鼓励他晚上回家后好好写作业。 父母的语气似乎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要求。 我吃了一惊。 首先,我认为单位私下公开了我的联系方式,是不尊重我的隐私。 其次,我觉得家长的要求很不合理; 我是按小时计酬的,他无权要求我利用私人时间免费为他的孩子服务。
那么我的知识是否只对国际学生开放? 我不这么认为。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留学生会坚信“理”先于“情”。 如果原因在你这边,那你就没有错。 所谓“关爱学生,为师之责”,这是情怀,不是理智。 当我们彼此不熟悉,没有私人关系时,越过“理由”的界限,擅自要求对方给予“感觉”是错误的——西方人通常是这样认为的。 我也是这么想。
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吗? 是坚持自己,还是改变以适应环境? 在两年多的创业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答案也确实在不断变化。
从一开始坚持自己没有错,到越来越“踏实”,我要改变的不完全是适应和生存的欲望。 更大的原因其实是理解变化的意义。
“老师,我希望你骗我女儿说节目已经满了。因为我不想让她去。”
“老师,我家孩子想学历史,我想让她学会计,帮我劝一下。”
“老师,这所学校要求托福100分,你让我孩子考110分,这样他会更努力”
“老师,您觉得这份文书的结尾需要升华吗?”
不,不适合,不要,不需要。 这是我们最初的反应。
我们希望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学生,但是当家长们也一起走进画面的时候,我们发现根本没办法分辨得那么清楚。 出国留学是孩子的事,应该让孩子参与进来。 但实际上,在中国很多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 孩子从小就依赖父母做选择,没有做选择的能力。 这个时候,如果一味地让孩子做决定,不顾家长的想法,其实是在赶鸭子上架。
那么父母究竟可以参与什么,什么最好不要参与呢? 其实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是严格苛刻地采用西方的行为模式是不合适的。 做教育也是做服务。 什么是好的服务? 团队真的“高大上”吗? 是“初心”吗? 不! 如果客户没有从中受益(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那还有什么好的服务?
公司如此,个人何尝不是呢? 我们担心如果失去了这种“高级感”,我们就会变得世俗化,不像我们自己,变得普世化。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行为只是表面的,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核心。 靠表面的行为来确认自己的身份(),难道不是对自己不够了解,不够自信吗?
我有一个朋友,回国后三年换了三份工作。 一个是他父母推荐的,两个是他自己申请的。 但无论身在何处,他都觉得自己没有归属感。 在父母推荐的地方,大家都觉得留学生比较少见,经常问他国外的事情。 可到了大家聊天做事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他申请的两个名额,他都觉得公司太小,没有前途。 对方公司是乙方,整天和他打交道的甲方要求太高了。 他就像一个奴隶,没有成就感。
聊天中,他还有学生的纯真,却也有一丝处处碰壁的社会人的伤感。 跳槽是常态,追求更好是理所当然的,但我觉得归属感可能是他自己给的,他想要的“完美”工作可能并不存在。 与其四处寻找,还不如在一份工作中安身立命几年。 我觉得有些工作是用来学习的,比如四大岗位,一般需要1.5-2.5年,猎头岗位一般需要1-2年。。。但是有些工作是用来锻炼脑力的. 后者中,越是紧紧抓住留学生的“高级感”不放,反而越不开心,越容易出问题。
作为一名企业家,我一直认为自己比象牙塔更现实; 但其实和大家一样,一开始我总觉得适应不了,总觉得客户和市场都在和我作对。
我认为我的转折点是我忘记了自己是谁和我想要什么,并专注于观察我周围的人和事物的那一刻。 我发现我其实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社会的一员。 我可以在自己画的小空间里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意,但如果真想成为社会的一员,有一点贡献,就必须和社会的现实做朋友,从社会的现实中看问题。看法。
这篇文章的作者 Rita 是真卓学院的联合创始人。 微信公众号【真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