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一半回国还能读大学吗 女性留学8年花费268万从常春藤盟校毕业后,他们回到中国从事房地产工作。 月薪12000,四年没涨过。

行业动态2023-05-10 11:00佚名

留学一半回国还能读大学吗 女性留学8年花费268万从常春藤盟校毕业后,他们回到中国从事房地产工作。 月薪12000,四年没涨过。

资料图.源视中国

摘要:春节过后,某留学咨询服务公司发布了《国际教育发展与消费指导报告(2023)》。 其中,只有16.9%的海归求职者选择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更多的人涌向了新的一二线城市。

三年来,豆瓣的“海归垃圾回收互助会”中出现了很多逃离的原因。 4万多名返乡人员互相吐露“无奈”。 其中,大部分人花费数百万出国留学,但也有一部分人毕业回国后失业; 或者他们的薪水与他们的预期相去甚远; 上海疫情过后,有些人下岗了。

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三位年轻人分享了他们的故事。 他们的留学大多是父母的一种“被动投资”,没有学术目的,自以为是强计划。 然而,在行业变化、学历缩水、疫情影响等社会因素叠加后,这些投资预期最终被打破。 我们无意去评判“海荒”现象,而是想了解身处其中的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如何对待生活。

他们是这样说的。

文字 | 张雅丽

编辑| 毛义军

“我觉得比这个价格还高”

陈琳,30岁,在美8年,建筑行业

去年七月,我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篇关于常春藤联盟高潮和低谷的帖子,30岁的他一无所获。 我没想到它会流行起来。

我是一名建筑师,当我写那篇文章时,我工作的房地产公司经营不善。 两年前还有四五个大项目留学一半回国还能读大学吗,后来这个行业走下坡路,很多公司都倒闭了。 一个周末回到家,我晚上无法入睡,写下这些焦虑。

其实从去年年初开始,我们公司就没有新项目了,一直持续到半年后我离职。 这期间,老公也辞职了,家里的经济主要靠我。 有一次跟公司提过加薪,得到的回复是要等到11月份。 看公司的情况,我觉得是没希望了。 没有项目,就只有底薪,税前12K——和我刚回国那年的工资一样。

2018年6月硕士毕业,7月底马上回国。 那年我25岁,在北京的第一份offer工资是12000元。 当时感觉还不错,还没有研究判断国内的行业市场。 感觉以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工作一年多后怀孕,辞掉工作回家养病一年。 再找工作的时候,赶上疫情。 当时我能拿到的最高薪水还是12000,但因为疫情我觉得薪水低是暂时的。 但是两年过去了,还是没有涨。

我和我老公是同事。 刚毕业的时候,我们的年收入加起来是45万。 现在我们已经工作了将近4年,比以前少了很多。 有一天他下班来接我,车停了,我不想回家,我们坐在车里一直聊天。 他没有出过国,一向乐观,让我很着急。 我在美国留学八年,仔细算了一下,费用大概是268万。 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比例,让我觉得对不起父母。

2009年,我16岁,父母送我去美国读高中,离开了老家山西。 高中三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两点一线,语言不通,课后就听听录音,啃课本,有意识地不浪费时间。 之后,我考上了美国前30名的大学,拿到了不错的奖学金,每年暑假都拿学分。 三年本科毕业后,考入常春藤大学建筑学院攻读研究生。

留学一半回国还能读大学吗 女性留学8年花费268万从常春藤盟校毕业后,他们回到中国从事房地产工作。 月薪12000,四年没涨过。

资料图.源视中国

我和我爸妈谈过,他们对我当年的培养计划似乎并没有考虑那么多。 我是这样理解他们当时的决定的,为了避免国内的高考,他们想让我放松一下。 另一方面,我出国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留学生,可能家长之间会有攀比。

我本科是学城市规划的,后来转学建筑,也是听了家人的意见。 我父亲是做房地产的,当时在他看来,建筑师各方面都不错,很多人都涌了进去。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个时候这个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而我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

回国工作几年后,和身边的人聊天,发现差距很大。 有的朋友没有出过国,在互联网公司、银行、金融行业的薪水比我以前的薪水至少高出1.5倍。 后来我想我的焦虑更多是源于这个行业。 很多出国留学的同学都觉得回到这个行业不划算。 不得不承认现在到处都是留学生。

大家都很伤心,不是说不想工作,就是说要转行。 我的一位前同事告诉我,他们今年也没有项目,裁掉了1/3的员工。 另一位前同事,也是在国外读研究生,不久前刚离职。 他感到疲倦,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前途。 他想转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界面设计。 他面试了两家公司,但都没有拿到offer。 更要命的是,上海疫情期间有人下岗,长期找不到工作。

后来我特意不再和朋友谈这些事情了,因为负面情绪是会传染的。 我需要通过换工作或寻找副业来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频繁投简历面试留学一半回国还能读大学吗,给家里记账,甚至摆几天车档卖椰浆。

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到“废”的地步,但是薪水不理想,让我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体现,觉得自己比那个价格还高,觉得自己被坑了。

那段时间,家里气氛很压抑,经常吵架。 现在也很难想出具体的原因,只是一种不正常的情绪发泄而已。 我会不时地哭泣,非常大声。 我和老公从不在孩子面前吵架,总是在院子里下楼。

爸爸看到我的样子,后悔了。 他也受到这个行业的影响,提前退休了。 他很郁闷,觉得是他拉我进了这个行业。 有时他会自言自语,比如我朋友的孩子在互联网行业,我的发展怎么样。 我知道他不是要告诉我,而是要责备自己。 听了只能沉默,然后自己消化。

有时候我在想。 我过去接受的教育真的正确吗? 不是好好读书,出国读个好学校,就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有个女性朋友,没出过国,只读过大专。 在我看来,她的生活比我好,生活质量也比我高很多。 当我看到她时,我想,生活中真的没有什么是对的。 还有一个孩子,过去不受父母宠爱。 因为长得漂亮,谈个男朋友就能过上好日子。

我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按照规定的人生剧本,一步步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当回国发展,行业风起云涌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科研用水、工作用水、户口用水”

白亮,26岁,英硕一年,事业单位法律事务

我是一坨屎,这是客观事实。

这个感觉是2018年的,那时候我毕业于北京一所普通的211学校。 作为一名法学院学生,我同时准备司法考试和考研。 结果科考没考上,后面也不想准备考研了,觉得还是有选择的。 因为没想过毕业后工作,就申请了英国的学校。 当时觉得挺没用的。

学校QS排名50多,需要准备的材料不多。 你可以用你的大学学分和成绩申请,不需要雅思成绩。 学了一年,我的心态很明确:出去搞研究就行了。

那一年很开心,到处打球,学业压力不大。 成本大概在30万-50万左右。 父母很支持,家里的负担也不算太大。 我老家在湖南,小学来到北京。 我妈妈是公务员,爸爸是商人。 他们上大学后回到湖南。 如果我回到家乡,我的朋友不多。 如果我想在北京发展,我必须要有户口。

关于定居政策,国际学生必须在国外停留365天。 我当时查了一下天数,毕业回国也快一年了,努力工作才回来。

那是2019年的秋天,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经过多轮考试,我进入了某事业单位法务部,签了一份五年期劳动合同,有户口名额,违约金30万。 找工作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就是“水”户口。 我做什么无所谓,只要能解决户口就行。

工作半年到一年左右,我就开始玩不好了。 我突然觉得自己的精神被工作腐蚀了。 作品的大部分内容是制作合同。 每天早上8:00到单位吃早餐,中午11:30休息,1:30起床,下午4:30下班。

仔细一想,性价比还是挺高的,一天不用干多少活,还不到一万元。 下班后,我可以在食堂吃晚饭,但我宁愿早点回家,而且通常准时下班,比领导早。 其实回到家后,我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一开始还是打游戏,后来就不想打游戏了。 我想我到了一定年龄,开始想钓鱼了。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修马蹄铁缓解压力,都是没有意义的东西。

留学一半回国还能读大学吗 女性留学8年花费268万从常春藤盟校毕业后,他们回到中国从事房地产工作。 月薪12000,四年没涨过。

资料图.源视中国

我坏到连异性都懒得碰。 过去,我被介绍给女孩。 我遇到了那个女孩,她很好,但我就是提不起兴趣,也没有时间去想。 去年父母给我安排了相亲,他们觉得等我到了可以有稳定工作和户口的时候,就该成家立业了。 但是我觉得自己还没有看懂,不想稀里糊涂的结婚。

其实这些条件都满足之后,我就觉得自己被锁在里面了,好像卡在了某个地方。 我感觉很多留学生回国都希望很快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但据我认识的一些同学和朋友反映,工资比预期低很多,职业晋升也很慢。

但我不想再要这些了。 体制内最年轻的都在30岁以上。 我今年26岁,工作两年了。 我在单位里还是最小的。 气氛很融洽,但看不到任何抬头的迹象。 我想象着如果我40岁了还处在这样的位置会是什么样子,想想就觉得很着急。

如果换工作,好像没有合适的岗位。 我们法律界基本上有几条路,公务员、法官、律师,但我一个都不想走。 高考的时候想学金融,最后转学了。 我知道社会上重考高考的考生很多,而我只是一个跟风者,从小就是个“水怪”。

这份工作虽然性价比高,但是不用和在北京的同学朋友聊一聊就知道应该没有比这低很多的工资了。 这个数字足以让我觉得很糟糕。 前年家里给了我一些钱,我就开始炒股了。 一天挣的钱,有时相当于一两个月的工资。 但后来我损失了几十万美元,我更没有兴趣去上班了。 主要是在金钱的刺激下,感觉这堂课没有意义,很空虚。

我与朋友见面的频率从每周几次变成了一两次。 别人给我打电话,我就找理由推脱。 还和一起回国的同学聊天。 每个人的情况都差不多。 有的时候他们甚至羡慕我,觉得自己稳定,有户口。 我真的没什么感觉。

有一天我好像顿悟了,原来自己不适合在体制内工作。 去年底,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份在国企的工作。 工资比我现在的工资还高,还要被迫出国三年多。 虽然是去非洲,听了还是很感动。 也有人推荐我去券商,最后没去。 我还是觉得麻烦,成本太高。 我先要为现在的工作支付违约金,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结果。

去年10月初,我下载了一款交友软件,想要脱离现实,让自己进入虚拟世界。 但是一个月后,我发现上面的也很无聊,打算退出了。 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过年还要继续干坏事。

“你在国外这么久,能加班吗?”

龚健,30岁,澳洲硕士两年,制造业金融

2017年在澳洲读完硕士回国后,在上海一家制造公司从事财务工作。 去年上海疫情后,我下岗了。 三个月来,我在求职软件上留下了700多条与人力资源的沟通记录。 最后只有100多人发了简历,加了微信进一步交流。 大数据把海归垃圾群推到了我面前。

在与公司的这么多次交流中,我发现自己留学经历的优势勉强占了一半。 有些公司只是需要很强的英语能力,能够与国外联系被认为是一个优势。 有些公司会直接问。 你在国外这么久,能不能加班,能不能适应国内的环境?

一点一点地降低了我对工作的期望标准。 之前的公司需要一个半小时上下班,我没有接受。 现在,降薪20%我都可以接受,我还得活着。

我开始长期失眠。 空闲的那段时间,就算去旅行,也觉得没什么好玩的,还不如继续回来找工作。 以前不是很喜欢聊天,但是又睡不着,只能想办法排解,和亲朋好友聊天。 我是福建人,家里的一些亲戚朋友很早就出国了。 我父母做生意,也想让我去国外生活。 大四的时候,看到身边的几个朋友出国了,我就半推半去了澳洲。

在澳洲读研的两年,家里花了将近百万。 感觉没有达到父母的投资期望,自我认同度很低。 这种感觉在刚回国的时候尤为强烈。 和爸妈说起这件事,他们会安慰我,说投资我做人更重要,多给我经历和经历。

我读的学校在澳洲排名前八,QS排名前50。 虽然我有很多外国人朋友,但我和外国人一起上课,参加学校俱乐部。 但很多时候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没有归属感,很多时候会被贴上某种标签。 我想知道回到国会是否更好。

2017年回来,首先想进入金融行业,可惜那一年金融行业不景气,券商和投行的机会特别难。 回国后才发现自己的水平在留学生中属于平庸。 和我一起面试的很多都是名校,比如常春藤、剑桥、牛津。 我很惊讶比赛怎么这么激烈,好像每个人都挤在一起一样。

最终没能找到合适的金融工作。 开始在制造业做金融,工资在1万到2万之间。

这个工资肯定会有差距。 和国外比起来,我一个月在咖啡店兼职80小时,比在上海的全职工资还高。 对比一下国内的情况,我的一些朋友没有出国,但是他们的工作经验比我多两年,薪水也高很多。 转念一想,出国读这个不划算。 遇到市场不景气,最好提前两年出来找工作。

现在,我刚找到一份新工作。 每天往返上海需要近4个小时。 但是我和老婆不打算回福建,没有适合我的工作。

(为保护隐私,本文人物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