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城市大学申请 香港研究生越来越难申请了

行业动态2022-11-24 18:04佚名

作者| 路痴

“我知道它很卷,但我不知道它这么卷。”

今年9月,以平均分88/100分毕业于“双非”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李涛申请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香港大学。10月初,她收到了中国人类学大学的拒信,理由是“学位少,竞争激烈”(名额很少,已经)

2023年秋季研究生申请被拒是什么概念?根据官网信息,香港各大大学秋季入学课程的申请时间大多在10月至次年3月,时间较长。

但当申请递交不到两个月就被拒了,只有一种可能:名额已满,而且学校已经招收了他们想要的学生。

香港学校的申请名额出人意料地被快速填满(《你好,志华》剧照)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其中,考研人数将达到457万人。据智联招聘统计,今年毕业生收到offer的比例为46.7%,低于2021年的62.8%,竞争激烈首先体现在研究生申请上。

去港澳等地留学是一种比较划算的方式,难度也比欧美大学容易。但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2022年研究生申请人数同比直接增长48%。

留学中介工作人员胡静告诉南风创,与三年前相比,今年的赴港留学竞赛在数量和难度上可以说是“成倍增长”。%-20%之类的,但香港直接同比翻了一番。”

今年以来,李涛感觉到各方面的竞争都在飙升:成绩单和语言成绩的申请要求比以前平均高出20%,周围的同学都在密集讨论申请港研,甚至二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讨论 2025 年秋季的申请。

“一切都越来越早,越来越拥挤。”

01

985,“全聚(拒绝)美德”

近年来,应用研究圈流行一句话:“双非沉港五,想都别想”。这意味着内地本科生想申请香港前五名专上院校的研究生,必须有“985”和“211”院校毕业的学习经历。

本科平均成绩超90的“双非”院校毕业的小沙,2021年初连续两年申请香港学校,填报的5所学校全部“齐集(拒绝)德国”。

“全聚德”是考生自嘲的话,流露出无尽的无奈(《六巷咖啡厅》剧照)

从去年到今年澳门城市大学申请,“全聚德”成为课题组的热词,被申请者用来调侃“不录取”的惨状。申请香港研究生虽然不需要通过统一考试,但是要提前准备好复杂的材料,语言成绩,努力提高本科平均分。每一次考验都不容小觑。

“毕业即失业”的竞争压力和不堪重负的考研独木桥包袱,让“双飞”院校毕业生何菲将目光投向了海外研究生申请。去年12月,还在读大四的何飞考研。考完试后,她觉得自己不够理想,那天她就开始准备报考港澳研究生。

本科学校虽然不在国内第一梯队,但何飞四年的成绩平均在90分左右,GPA在3.7-3.8左右。他还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2020年之前,何飞身边还有很多成绩相近的学长学姐被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录取。在她的估计和想象中,她申请香港的条件应该不会这么难。

如今申请香港学校研究生,远比想象的难(《你好,志华》剧照)

不过,由于原计划3月份在上海参加的雅思考试受疫情影响取消,何飞不得不首先考虑可以申请英语六级的学校,最终锁定了四个目标: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

香港是她的理想目的地,其次是澳门大学。然而今年春天,递交申请不到一个月,何飞就收到了澳门大学的拒信。期间,她也知道不少申请者接连收到来自香港的拒信。她还了解到,今年申请城市大学法律专业的人数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

直到今年6月,香港城市大学的拒信终于来了,何飞申请的三个专业一无所获。

不过,当时她已经接受了澳门科技大学的offer,成为唯一成功的申请。她在留学群里看到很多985和211学院的毕业生都被城大拒了,而澳门科技大学可以给她提供奖学金,何飞对香港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连985、211高校的学生都被轻易拒之门外(《我的心跳》剧照)

毕业的那个夏天,她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竞争加剧。考研成绩出来后,虽然超过了国家线30多分,但“还是不读书”;9月抵澳后,他们发现学生最终被澳门大学录取,“要么是985、211,要么是内法系知名的‘五院四系’学院”。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有连锁经营的留学中介的申请老师胡静从经历中直观地感受到,“这几年一直在香港读研究生”,大致从2020年开始,申请渠道变得异常拥挤。以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学校在2017年和2018年收到约600份申请,但到2021年已变成3500份申请。”

还有香港城市大学。截止到2021年2月,申请和招生还没有完成,申请人数比2020年翻了一番。“60-70名学生争一个名额已经是常态”,胡静说,“如果是在英国,一个非常非常受欢迎的专业,可能只有20-30名学生竞争一个职位。”

香港城市大学2022年录取数据中,金融及金融工程专业内地学生占比94%(来源:香港城市大学官方)

机构建议毕业于“墨流985”中文系的于丹申请香港前三名大学作为保障。按照以往的经验,于丹的资历绝对超群:虽然本科学校不算一流,但3.8/4 A级10分,雅思7分,二等奖学金和两次实习经验,这已经超过了她所在机构遇到的许多学生。

不过,在港科大先发了拒信后,她对剩下的两个就看不到希望了。更没想到的是,她同样申请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同样被拒之门外。

成立于2012年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近年来也在不断提高招生要求。根据该校金融工程专业公布的2021年秋季招生数据,录取学生中59.6%来自985所院校,22.4%来自211所高校。

02

等待运气

提交申请后,等待的时间很煎熬。反复查看邮箱已经成为一种日常习惯。每当有你喜欢的学校发来的邮件,马上查看第一行是“”还是“sorry”。这两个词的区别决定了应用程序的命运。

除了这两个,还有一个词会引起焦虑:“list(进入等待队列)”。

如果学校告诉申请者TA已经被放入“名单”,就意味着申请者的材料进入了审核阶段。如果在截止日期之前没有足够的合适学生录取,或者有学生拒绝录取,等待队列中的学生姓名可能会按顺序上移。但如无另行通知,则默认不予拒绝。

等待结果的过程无比焦急(《六巷咖啡馆》剧照)

“名单是备胎。” 据接到香港中文大学“名单”通知的于丹说,这是比直接拒签更焦急的状态。因为系统不透明,谁也看不出他和自己在同一个比赛。队伍中有多少人和谁。

李涛还收到了一封来自香港理工大学“be”的邮件。如果北欧的大学真的是“全聚德”,她会决定休gap year。

这种等待机制类似于校内选课制度澳门城市大学申请,是在资源有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等待运气的加持。

不过,何飞观察到,“港澳地区的学校对于考研不及格但资质好的,可能会降低门槛,甚至延长录取时间。” 例如,去年澳门大学犯罪学专业发出特别通知,将录取时间延长一个月,让部分考研不及格的人可以重新申请或重新录取。

港澳学校也可能降低门槛延长入学时间(《六巷咖啡厅》剧照)

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被录取的可能性不确定,但不被录取的情况则更加多样和不可预测:学校不够好,平均分不够高,语言成绩没有和别人比,文件没有吸引力够了,实习或者工作经验没有别人丰富,甚至可能是学校在审核你的申请之前已经招到了足够多合适的人。

10月最后一天,有中介公布了部分内部获得的香港学校录取信息。在2023年秋季录取名单中,一眼望去,北大、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占据了内地顶尖大学的绝大部分,而且被录取学生的本科成绩几乎都在85以上/100。

与越来越高的录取要求相对应,各高校的学费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例如,香港大学2023年秋季开办合计8个商科专业,除MBA外,其他专业涨价3万至6万港元。其中,金融科技、金融类专业直接增至46.2万人;香港中文大学增幅最大的信息科技管理专业和金融专业,2023年秋季招生也分别上涨至28万和40.5万港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