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课 | 心理咨询直播,如何平衡流量与伦理?

雅思常识2024-03-24 13:41:2451data

12月23日,心理咨询师、资深亲子教育家崔月璐;栾春生,大学教师、高级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台湾台中教育大学心理学博士、教授林俊德与主持人刘芳就《被围观的“心理咨询”-科普的伦理界限在哪里?》话题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深入讨论,现将部分观点总结如下。

直播中的双重关系和群体动态风险

免费领课 | 心理咨询直播,如何平衡流量与伦理?

崔岳麓认为,人们关注心理学领域的相关内容,是因为好奇、关心自己的感受。也有可能有些人没有足够的人际支持,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他们希望在互联网上寻找其他人的故事。产生共鸣,引发情感互动,关注心理领域的视频或直播。

对于咨询师来说,直播咨询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双重关系的风险。对方是访客,也是你的观众。另外,观看直播的人会形成一个群体,群体动态是流动的,难以控制。观众可能会对案件进行评判、嘲笑或攻击,这可能会对委托人造成二次伤害。

在这样的场景下,咨询师可以避免对个案进行深入咨询,站在观察者的角度,总结人们常见的情绪行为模式,并从理论层面给出反应,这样对听众会更加友好。

台湾“连麦风格”

林俊德认为,心理视频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人们想要获得一些生活体验和经历,而视频渠道很容易获得;此外,这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些有共同点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社区。团体有平流加热的效果,有利于当事人的心理健康。

但如果群体心理能量比较低,可能会出现群体激化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在中国台湾,对心理咨询的控制比较严格,持续咨询的案例很少。不过电视台会有一些命理节目,他们会找命理老师来帮助当事人解决疑惑。

命理节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事人解决问题。当然,这些程序通常是匿名的。有时他们甚至不谈论自己的问题,而只谈论自己的出生日期和星座。老师可以利用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来了解当事人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们将不再在这里讨论科学、哲学或形而上学的争议。这样的节目,当事人可以立即得到答复,在流量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如果需要进一步采访,电视台会提供一些联系方式进行线下咨询,而不是直接在网上进行我们所说的心理咨询。

讲别人的故事比讲自己的故事更好

栾春生分享了自己的自媒体运营经验。在制作心理视频时,他不会直接谈论个案,而是会暴露一些自己的隐私来打开话题,解释知识、传播心理科学。这样可以避免暴露访客或其他人的隐私。当你在直播中遇到有人求教时,你可以给予适当的提醒。在这样的场合你想谈这个吗?如果对方继续说话,你可以表现出一些同理心,但不要过多干涉。无论是心理咨询师搞自媒体,还是利用心理咨询来吸引流量,对于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关注心理健康,但也必须在利润和专业之间取得平衡。找到一个平衡点。坚持不伤害的原则,让辅导员在道德培训后慢慢从他律向自律过渡,是辅导员的发展机会,也是行业的机会,但专业培训非常重要。

你想说什么?欢迎评论区讨论。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可观看完整回放~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不要错过。

下面还有三款精彩游戏,你可以同时获得!

AI心理学家VS真实心理学家

2023年,网络上爆发了科技圈的一句话。它被称为ChatGPT,并伴随着“行业洗牌”、“替代”和“不确定的未来”。人工智能的出现,是否会重塑心理咨询行业,取代心理咨询师,将未来带入“无人区”?

讨论者:

刘苏:心理咨询师/培训师、中国妇女报(在线)专访嘉宾

杨晓舟:新情心理学创始人、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1879工程督导人

孙世锦: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监事会主席

张然:通向成功(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修VS 非主修

心理科普时代已经到来。 “心理咨询”自带吸睛的buff、短视频案例、直播分享。极限在哪里?

传播范围无法控制、受众难以预测,“授权”还能成为护身符吗?

直播咨询是引起关注,让更多人享受到心理咨询的好处,还是侵犯了来访者的隐私?

讨论者:

崔月露:心理咨询师、资深亲子教育家

栾春生:大学教师、高级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林俊德:心理学博士、台中教育大学教授

咨询师vs 治疗师vs 精神科医生

医院精神科爆满,心理咨询师找不到客户。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本来应该能够为绝大多数人提供服务的咨询师却很难获得客户;原本可以由心理咨询师解决的问题,确实被推迟到精神科医生身上;本该寻求心理咨询的问题却堆积在精神科医生那里。

如何打破现状?

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都能解决什么问题?实践的界限是什么?

这些不仅需要从业者熟悉,还需要被公众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方式,只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公关资源负责。

讨论者:

吴晓亚:心理咨询师、江苏师范大学在职教师

王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主任

郎俊连:回龙观医院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心理治疗师

扫码获取全部回放

撰稿/编辑陈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