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司法政策(2023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汇总)

雅思常识2024-04-16 20:30:5851data

《人民法院报》编辑部评选的2023年人民法院十大司法政策今日发布。此次评选,重点评选贯彻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反映最高人民法院重点工作、回应人民群众关切、适应司法实践需要的司法文件。鉴于部分司法政策可以归入同一主题,本次评选从30余份公开发布的司法文件中筛选提炼出十大主题类别,以单栏分类的形式推出,并按发布顺序排列。时间。

获评的十大司法政策包括:加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服务维护国家重大战略、严厉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推动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促进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环境改善。建立司法审判适用法律规则体系,依法惩治网络暴力犯罪,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完善涉外法律体系,准确适用一般涉外法律法规。民法典的合同原则。

2023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司法政策(2023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汇总)

应人民法院报特别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王黎明教授、王新新教授、施延安教授,中国大学黄进教授、王进喜教授、王灿发教授、王振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法学院莫继红研究员、管玉英研究员、上海政法学院特聘教授王树义等十位知名专家对十大司法政策进行了精彩点评。 (人民法院报记者刘强)

内容指导

01·加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2023年2月和2023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号并发布修订后的《关于知识产权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号,致力于优化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协同保护,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机制。

审查

关玉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正相关。当前,创新已全面融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国内外竞争形势也错综复杂;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点已从早期的重点打击单纯的盗版、假冒发展到如今重点应对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形成支撑全面创新的基础体系的挑战。 2023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号,提出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的一系列措施,展现了党和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联动的合力。国家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议保障决策精神新气象。同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修订第《关于知识产权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号,引起国内外业内人士高度关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此次修订总结了法院几年来的审判经验,进一步优化了知识产权专门审判机制。在调整管辖范围提高准入门槛并适当分流、统一行为保全裁定标准、建立相关案件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尤其值得调整。期望。这些改革将有利于法院更加顺畅有效地运作,集中审理知识产权重大案件,为高质量审判、案件指导等支撑体系提供示范,保障和促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主发展。 ——依靠,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体系。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内容指导

02·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

2023年3月、10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关于为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服务保障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部署。

审查

莫继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2023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号文,提出推动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法院加强金融审判服务等多项具体司法服务和保障措施。金融审判的专业化;加强对辽宁省“一圈一带两区”、吉林省长吉图开发开放试验区、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中国(黑龙江省) )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待。这些举措紧紧围绕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重点任务,满足东北全面振兴实际需要,强化司法主动权和司法服务功能。同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号判决,这是进一步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法制建设的重要司法举措。 《意见》提出了支持取得(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书的香港法律执业者、澳门执业律师到广州南沙执业、拓展有效途径等多项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具体措施。查明域外法律,建立健全与“一带一路”域外法律鉴定(广州)中心等第三方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支持港澳专家在南沙出庭提供法律查明协助。这些举措可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促进粤港澳规则机制对接,助力广州南沙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

内容指导

03·严厉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2023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同时发布,直指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审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石延安

依法严惩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我国刑事基本政策“从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特殊责任人员实施的性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严重侵犯了社会基本道德底线。各类与信息网络相关的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也成为刑事治理的重点。一个新问题。 “两高”“两高”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两高两部”出台相关办案指南,不仅明确了严惩此类犯罪的具体刑事政策和规范适用标准,还明确提出“特别优先保护”和“对未来最有利”。 “成人”、“双向保障”等办案原则也全面升级了相应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措施,完善了相应的工作机制。这两份重要司法文件强调了三个关键词:一是“零容忍”,强调立案必立、有罪必追、刑罚严严,以“从严”作为惩治此类犯罪的总基调。 “严”不仅是指严惩此类犯罪分子,更包括拉紧法律网,不放过任何一个性侵未成年人的施暴者。二是保护,即一方面用严厉的刑事制裁震慑潜在犯罪分子,积极开展检源管理;另一方面,在刑事案件办理中要维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利益,防止他们在刑事诉讼中受到二次处罚。伤害,并为未成年人提供充分的法律援助。三是高质高效,即从案件发现到刑罚执行等各个环节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积极发挥综合治理工作模式优势,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被害人利益。

内容指导

04·推动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2023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号,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未成年人监护人履行家庭教育依法承担责任,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审查

中国政法大学王振辉教授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素养、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的培养、引导和影响,以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原则上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国家支持、社会协调的主要职责和内容。等要求,“家事”因此提升为“国事”。 《意见》进一步规定了人民法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原则、指导情况、要求和方式,以及下达家庭教育指导令的条件、内容和程序等,从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建设入手。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纳入绩效考核范围等方面,规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该意见的制定颁布,为全国各级法院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时落实法律规定提供依据,加强与妇联组织的合作,充分发挥妇联的优势。联合会组织、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清晰明确的工作指引;是新时代人民法院践行主动司法理念、将司法保护融入家庭保护、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推进涉及无保护工作的诉源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方式。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科学开展家庭教育,有效履行监护职责,从根本上防止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内容指导

05·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意见》号,指导各级法院系统全面学习立法精神,准确把握立法要旨,遵循流域司法保护规律和特点,强化法律实施实施工作要有针对性、实效性。

审查

中国政法大学王灿发教授

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不到3个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意见》号。该意见紧扣黄河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根据中国特色流域司法保护的特点,明确了黄河保护法的意义、基本原则、裁判思路和改革创新方向。黄河保护法实施环境司法体系和机制研究为黄河流域环境正义提供了基本合规性。黄河流经9个省区,还有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带。流域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完整的流域生态系统。黄河司法保护必须考虑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要求,尽可能避免和减少行政区划管理对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的影响。为此,有必要设立跨行政流域审判机构,对跨行政区域的环境资源审判实行集中管辖。同时,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以及相应的判决和执行,由专门的司法机关统一审理。对此,《意见》特别提出,“各级人民法院要以黄河保护法实施为契机,根据流域保护特点和治理需要,推动跨行政区域环境案件集中管辖”。因地制宜开展生态系统或生态功能区资源试点。扎实推进涉及环境资源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由专门司法机构统一审理。”这为推进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指明了方向。

内容指导

06·完善环境投资试点法律适用规则体系。 2023年7月、8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含联合发布)《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系列文件,充分发挥环境投资审判作用,推动环境投资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审查

上海政法大学特聘教授王书义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5个司法文件,涵盖了人民陪审员专业知识、生态环境侵权范围、生态环境民事诉讼证据等问题。环境违法行为和污染环境犯罪的法律制裁。这些司法文件突出一个主题、两个重点。一主题是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审判法律适用规则体系,推动环境资源审判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审判职能作用,加快推进和谐共处现代化人与自然。两个重点是:一是明确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与环境资源案件审理的问题;二是明确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范围。前者针对环境资源审判中专业事实认定的特殊要求,对于解决环境资源案件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正确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具有重要意义。之所以规定后者,是因为生态环境侵权在侵权责任归属原则和因果关系证明方面具有特殊性,适用的法律规则也不同。因此,必须明确生态环境侵权的范围。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号法律,针对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聚焦司法层面,充分体现了最高人民法院按照《刑事诉讼法》严厉惩治环境污染犯罪的坚定立场。法律。

内容指导

07·依法惩治网络暴力犯罪202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号,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政策管控严厉打击网络暴力犯罪,各部门加强监管。不断协调提出要求,确保案件侦查、起诉、审判顺利进行。

审查

中国政法大学王进喜教授

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当代人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的领域。在网络时代,网络暴力似乎是一种顽疾。一方面,网络上针对个人、发布侮辱、谣言诽谤、侵犯隐私等信息的网络暴力行为层出不穷。这种行为不仅贬低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甚至造成受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严重扰乱互联网秩序,破坏互联网生态,严重影响公众安全感。另一方面,与传统犯罪不同,网络暴力受害人在识别施暴者、取证方面存在现实困难,维权成本极高。在实际办案实践中,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来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内涵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很容易导致立案、取证困难,导致受害人陷入困境。维权遇到困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号文,以列举的方式明确了网络暴力犯罪的表现形式和法律后果,对于准确适用法律、严厉打击网络暴力犯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依法惩治网络暴力犯罪。同时,《意见》还从程序上明确了网络暴力违法行为的处理规则,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自诉程序与公诉程序有序衔接,确保侦查、起诉、起诉工作顺利进行。案件的审理。因此,该意见是迄今为止对网络暴力犯罪案件适用法律和政策调控最全面、最系统的规定。

内容指导

08·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2023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优化法治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号,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持统一、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用法治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和治理等方面对审判执行提出了明确要求。

审查

中国人民大学王新新教授

私营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2023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优化法治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这是保护民营经济的又一重要司法文件,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意义重大。意见指出,要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依法保护私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推动治理结构完善深化民营企业合规改革;要严格区分经济纠纷和违法犯罪,坚决防止和纠正地方保护主义,把经济纠纷认定为刑事犯罪、把民事责任认定为刑事责任的错误行为。要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支持企业破产时有残值的民营企业依法进行市场化重组,依靠“政机关联动”机制实现救助和重组。再生;要积极推动建立专门的小微企业破产程序和个人债务集中清算制度,着力解决企业家为企业债务提供担保的问题。问题。这些针对实际问题制定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不仅有利于指导各级法院充分履行职能,全面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促进民营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破产法律制度完善,加快打造和完善我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内容指导

09·完善涉外法律体系

202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设立国际商事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等文件,完善外国法认定等涉外法律制度。

审查

中国政法大学黄进教授

202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号,这是关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第二个司法解释,重点解决了外国法查明问题。外国法查明是正确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长期以来制约人民法院涉外民商事审判质量和效果的一大问题。该解释致力于建立统一、规范、科学、完整的查明规则,保障人民法院准确查明外国法。同月,发布了《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设立国际商事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该决定适应了国际商事审判实践的新发展新变化,扩大了当事人同意选择国际商事法院管辖的案件范围,拓展了国际商事法院查明外国法的方式,与前述解释规定的外国法查明方式一致,体现了司法解释之间的统一和协调。此外,还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一解释体现了诚实履行条约义务、尊重国际惯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有利于解决涉外民商事审判中如何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问题。这些文件对于提高我国涉外民商事审判质量和效率,扩大我国司法机关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完善涉外法律体系,打造市场化、法制化的司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和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内容指导

10·准确适用民法典合同通则

202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号,明确了合同订立、合同效力、合同履行、合同保全、合同变更和转让的具体规则、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以及违约责任。

审查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王黎明

为更好配合民法典合同通则的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制度、凝聚理论共识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的解释》号法。这一解释具有地方性、实践性、时代性,并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一是探究立法初衷。综合运用字面解释、制度解释、目的解释、价值补充等法律解释方法,准确解释合同通则条款的含义,细化和发展合同通则和合同通则。与系统相关的相关规则。例如,关于订立合同中的第三人责任、债务人追偿权的规定,制定和完善了民法典合同部分的相关规则。二是坚持价值引领。坚持确保自主、维护诚信、鼓励交易、保护交易当事人期望等价值观,自由、平等、正义、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具体规则得以实现。三是统一裁判标准。这一解读坚持问题导向,并有案例支撑。着力解决审判实践中普遍存在、多发但裁判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最大限度统一裁判标准。四是实现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衔接。例如,应当对诉讼中如何行使辩护权、代位权、撤销权作出具体规定,并落实实体法规则。五是保持司法政策的连续性。例如,合同效力、以财产清偿债务等相关规定源自《九民纪要》,合同保全、合同终止等诸多内容源自合同法原司法解释。应用时应注意新旧规则的联系和区别。

来源:人民法院报|编辑:段倩倩刘强

美术编辑:盛芳琪

封面设计:卢少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