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首都?土耳其为什么不选伊斯坦布尔作首都

新闻资讯2024-05-01 22:29留学世界

留学文章开头

在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犯一些地理上的常识性错误,比如问到某些国家的首都时,就会脱口而出一个错误的答案。

土耳其的首都?土耳其为什么不选伊斯坦布尔作首都

加拿大:温哥华or多伦多or渥太华???

澳大利亚:悉尼or墨尔本or堪培拉???

巴西:圣保罗or里约热内卢or巴西利亚?

其实大家之所以会搞混这些国家的首都,最主要原因是我们脑海中印象最深的那个城市,在它们自己国家实在太有名了,久而久之就会自认为这个城市就是那国的首都。就好比有人问到土耳其的首都在哪?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二选一。估计很多人都会选前者。毕竟伊斯坦布尔的名气太大了,而安卡拉这个名字,很多人听都没有听说过。

至于土耳其为什么会把首都设在安卡拉,而不是伊斯坦布尔,这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准确的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土耳其错误的参加了同盟国后造成的。

一战前,土耳其的首都是在伊斯坦布尔。当时凭借英、法等国的支持,伊斯坦布尔一直都没有被其他国家(比如沙俄)攻陷过。

一战爆发后,土耳其加入了同盟国。选择了站在德国一边,与英、法、俄为敌。结果德国战败,土耳其作为战败国也受了惩罚。

当时协约国的军队已经占领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实际上已经沦为了协约国枪口下的傀儡皇帝。

在协约国的武力威胁下,旧政府与协约国在法国的色佛尔签订了《色佛尔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土耳其要损失百分之九十的领土。除了叙利亚、伊拉克、科威特、黎巴嫩、巴勒斯坦被割让给英、法外。扼守黑海的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也要划给协约国作为非军事区,协约国拥有对该地区的军事行动权。这样一来,就等于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被划到协约国的非军事区范围内,土耳其人在自己国家的首都不能驻军!

同时协约国还强迫土耳其废除征兵制,全国兵力不得超过五万人。且不得拥有重型武器、空军、海军和大型商船;土耳其所得的各种税收要优先支付战争赔偿及协约国占领军的费用。

这个《色佛尔条约》的内容,其实跟当年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如出一辙的,甚至比辛丑条约还要更厉害一点。相当于是土耳其版本的二十一条。如果土耳其的政府签了字,土耳其必然亡国亡种。别的都先不讨论,就拿首都伊斯坦布尔来说,哪有一个国家的首都不让本国军队驻扎的?但是土耳其的苏丹居然还真的签字了。

这样一来,土耳其的有识之士就不干了。这些人纷纷离开伊斯坦布尔,去往安卡拉召开国民议会,并在会议上制定了一个全国契约。根据这个契约,土耳其人民要求自决、保障君士坦丁堡的安全、开放海峡、废止投降条约。其它地区的土耳其人看到这个契约后,民族主义的情绪被勾起来了,纷纷加入了安卡拉的土耳其新政府。而伊斯坦布尔的那个旧政府,则被土耳其人抛弃了。

也就是说,土耳其的人民认为他们的皇上代表老百姓签的《色佛尔条约》实在是太特么丧权辱国了。现在是土耳其的老百姓不认账,之前咱们皇上签的那个条约要作废。协约国们,你们看着办吧!不同意就开战。

紧接着,土耳其的新政府就跟列宁领导的苏联勾搭上了,毕竟他俩都是协约国的眼中钉。协约国勃然大怒,英国自己不想死人,就忽悠了希腊和亚美尼亚对土耳其开战,形成东西夹攻之势。结果亚美尼亚首先被苏联红军干掉,变成了苏联的一个加盟国,默哀三秒……

土耳其的东面威胁解除后,战争的主战场转到了西面的希腊。在当时,希腊由于内部的政治斗争,亲英国的首相被赶下台,英国宣布不再支持希腊政府,战争变成了希腊和土耳其的单挑。希腊的综合国力毕竟不如土耳其,大战三年后,希腊不仅没有灭掉土耳其,反而被土耳其杀到了自己的境内,再打下去希腊要被土耳其反杀了。

英、法看到大势已去,先后与土耳其新政府媾和。设在安卡拉的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召开了会议,根据会议投票的结果,议会宣布废除鄂图曼苏丹统治权,最后一任土耳其苏丹乘坐英国战船离开了土耳其。新的土耳其共和国政府宣布成立,首都选在了安卡拉,凯末尔获选为第一任总统。新政府成立后,宣布废除旧条约,又与协约国签订了一份新的《洛桑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协约国承认土耳其共和国为主权国家,归还了一部分领土。

但是土耳其新政府也做出了很大的让步。首先就是旧政府所在的伊斯坦布尔,仍然要被划为非军事区。土耳其新政府对非军事区没有任何的主权和控制权。

那么,也就意味土耳其政府不可能把首都从安卡拉搬到伊斯坦布尔。因为伊斯坦布尔周围地区,不允许土耳其军队进入。

1936年,各国又修改了《洛桑条约》。根据新的《关于海峡制度的公约》,土耳其政府恢复了海峡非军事区的主权和控制权,也扩大了黑海沿岸国家通过土耳其海峡的航行权。但是从军事角度来看,把首都设在伊斯坦布尔,仍然是很不安全的。因为伊斯坦布尔就在土耳其海峡的边上,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会经常经过伊斯坦布尔。

总的来说,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的旧都。一战结束后,伊斯坦布尔被协约国强迫划为非军事区,土耳其的共和政府被迫选在了小城市安卡拉另建新首都。虽然后来土耳其恢复了对伊斯坦布尔的主权和控制权,但是介于安全角度考虑,首都并没有从安卡拉迁回到伊斯坦布尔,并且延续至今。

其实,土耳其人认为,首都设在安卡拉也没什么,挺好的。

谢邀,我看了现有的回答,都指出了一战后土耳其共和国的内外环境和政策是定都安卡拉,放弃伊斯坦布尔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原因不是根本原因,否则1923年土耳其和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达成和平协定后,是可以还都伊斯坦布尔的。

因此,如果把迁都放在土耳其上千年的历史变迁里面,我们会发现土耳其选择安卡拉有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那就是伊斯坦布尔不符合土耳其共和国的自我定位,而安卡拉符合。

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原名君士坦丁堡,更早的名字则是新罗马,拜占庭,拜占庭后来还成为东罗马帝国中世纪时期的别名,从这座城市的起源看,这是一座不折不扣希腊-罗马文化城市。到了罗马帝国晚期,即公元330年,君士坦丁皇帝宣布将拜占庭改名新罗马,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东西罗马分裂后,此地仍然是首都,一直到罗马帝国灭亡的1453年,已经定都一千多年之久。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君士坦丁堡长时期是希腊-罗马世界的首都,是欧洲中心城市。而突厥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王朝,无论是塞尔柱突厥,还是后来的奥斯曼,都是以模仿东罗马帝国为目标,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包含多种族的帝国。事实上,奥斯曼帝国也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虽然后来衰弱,也保有亚洲和巴尔干半岛大片国土,统治几十个民族。此时,定都伊斯坦布尔成了首选,不仅是因为这座城市位于欧亚交接的枢纽位置,更是因为其本身的历史定位符合奥斯曼帝国对自己的地位——多元普世帝国。当时伊斯坦布尔城市内居住着大量的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希腊人,体现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特点,而奥斯曼苏丹也把东正教金碧辉煌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清真寺,表明了穆斯林对帝国的统治。

1572年的伊斯坦布尔

但到了土耳其共和国时期,情况则完全不同,凯末尔本人是20世纪初青年土耳其党人的同情者和理念的认同者,他认为当时奥斯曼帝国衰朽不堪,必须改革,普世多元的帝国形式和伊斯兰教统治地位都必须被抛弃。他的目标是建立起一个世俗化的,现代化的,民族主义的土耳其共和国。

此时伊斯坦布尔已经有以前五百年的定都历史,奥斯曼帝国四五百年的经营,既不世俗化(伊斯兰教、东正教宗教机构和场所密集,绝对的宗教中心),也不现代化(历史遗迹遍布),更不民族主义(亚美尼亚人,希腊人占城市人口相当比例)

今日安卡拉

安卡拉虽然位于小亚细亚半岛的中心,但当时人口仅仅15000人左右,是个小城,定都与此,可以从新建设成为真正的土耳其城市(今日人口500万以上)。而且这座城市居民基本都是土耳其人,外侨很少。宗教机构和宗教势力远远不如伊斯坦布尔强大。所以,安卡拉在当时土希战争中是可靠的后方,也符合土耳其共和国对自己的定位——世俗主义的和民族主义。

正是因为新国都要符合新国家的自我定位,1923年,土耳其和协约国签订和约,排除定都伊斯坦布尔的外来威胁(主要指海军比较强大的英法)的情况下,仍然正式宣布定都安卡拉。就是因为安卡拉的优势绝非仅限于地理位置和军事考量,更重要的是当时安卡拉的规模、宗教和居民构成因素更适合土耳其共和国的发展规划。

土耳其的首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土耳其为什么不选伊斯坦布尔作首都、土耳其的首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免费获取留学方案
请选择国家
英国
美国
澳洲
加拿大
韩国
日本
新西兰
意大利
请选择
高中
本科
硕士
MBA
博士
其他
请选择省
广东省
浙江省
江苏省
北京市
上海市
重庆市
四川省
山东省
安徽省
河北省
湖北省
河南省
湖南省
陕西省
福建省
山西省
江西省
云南省
天津市
海南省
吉林省
辽宁省
黑龙江省
贵州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