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反思:哲学

行业动态2024-06-10 08:29小小条

每日反思:哲学

像哲学家、思想家一样思考,并留下文字,启发更多人去思考。我认为这是更大的善。既然要设定目标,那就设定一个你永远也达不到的目标。这个目标要在你的生命之外,用目标去跨越生死。

昨天我好像想明白了一些问题,我应该知道我要做什么了。我思考,不见得你就能得到一个结果。思路或是逻辑都是在思考中逐渐清晰,或是改变。自我的迭代是无止境的,你想明白一个问题,也只是代表你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而已。随着你继续的思考,你还是会有新问题的产生。

每日反思:哲学

你想如何的生活,这是跟你获取了什么样的信息有关。如果我还是做着与盖楼相关的工作,肯定我不会有现在的想法。因为我持续的看书,书对我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我思考的问题也改变了。至少是我从具体的,局部问题中跳出来了。我会更关心那些相对更大维度上的规律。这是一种必然,是你所处环境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做出的改变,也只是对于环境的一种适应。

我想要赋予我生命一些意义和价值,但我又想不明白很多事情。我是混沌的,混沌必须在发展中才能逐渐的出现秩序。而我能想清楚一些问题,或是说建立一定的秩序,只是因为我的输入和思考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好像从没有什么所谓的自由,自发。我们做的事情,我们所想到的问题,只是一个个的必然。是规律在我们身上的体现。所谓的自由意志可能只是一个结果。

因为你看的书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所以这些在你大脑中产生的规律是必然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你读的社科类的书,那么你就不大可能满脑子想的都是母猪的产后护理。我以为的我的想法,其实只是书中内容在我脑子中汇集的必然结果。我这个概念可能就不存在,我只是我这具肉体的一个结晶核。所有施加在你的身体上的一切,自然产生的一个抽象规律。

我为什么总要去思考赋予自己生命一些意义。这是不是环境给我的一个使命、任务呢?不管你是否能做到,系统只管分配任务。领取任务的人很多,只要有一部分人能完成就足够了。我可能只是那个冗余。或是说你的任务是由你进入的场景所决定的。你进入了经常看书的这个场景,所以也就触发了这个任务。而那些忙于工作的人,又会触发其他的任务。系统不会让我们闲着,总是会给你分配一个与你所处环境相匹配的任务。

我想做一个哲学家,这是我之前就有的想法,但不敢大胆的承认。因为心虚,认为自己做不到。但目标不就是要有些难度吗?如果你轻易就可以做到,那么目标又有什么意义呢?你就是需要一个非常难实现的目标,这样对你的行到才能有一个更加长久的引导。或是像我开始说的,你的这个目标完全可以定在你的生命之外。用你的行动去跨越生命,而不是把脚步停止在生命结束之前。

昨天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我到底喜欢做什么,和不喜欢做什么。当我不再需要为生存而忙碌后,我就产生了新的需求。这可能是我赚到了一些钱的原因,也可能是我通过读书变得可以相对容易的控制自己的欲望。我想更应该是后者。降低了欲望之后,我感觉自己变得更富有了。原来认为自己是穷人,但现在感觉自己很富有。因为原来的那些欲望没有了。当你没有了太多欲望,你现在所 拥有的一切,也就足够你生存所需了。贫穷与富有不是绝对物质上的概念,他只是你对自我欲望的一种控制。不过前提是你还是需要有一些物质积累的。

因为我不用每天受困于工作,所以我有了大把的时间去思考一些看似无聊、无用的事情。我可以把自己放入一个更大的维度去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我们到底有什么用,可能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掘。你的用处需要根据你的天赋来定。也就是需要你去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是锤子还是改锥,那么你就要看,你做什么工作时更高效和顺手了。你需要在做具体的事情中,发现自己的天赋。

你的天赋虽然跟一些人比,狗屁不是。但天赋他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个人来说的。我只需要找到自己所擅长的就够了。至于我的天赋跟你的天赋比差多少,并不重要。我想要做的事只关乎我自己的感受。而我与他人天赋能力上的区别,并不是我需要的考虑的事情。那是这个世界的主宰需要考虑的事情。我只需要保证我发挥出我自己的最大效用。

我想做一个哲学家,更准确的说可能应该是,我想学习像哲学家一样的思考。我不是想成为一个哲学家,我只是想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思考就是我喜欢做的。至于我能做到什么程度,我感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做事的这个过程。我享受的是思考的过程,结果对于我并不重要。

我想到了两个图书馆管理员,老子和教员。事实证明老子的文字已经穿越了千年。教员的影响好像更注重于当下吧,是否能像老子一样穿越时间,那我就不知道了。我想要表达什么?我想要给自己找个榜样。我想像老子一样,留下一些可以穿越时间的文字。虽然现在看来这好像是无法实现的目标。但我就是想设立一个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

与世无争,超脱世外,冷眼旁观。我想做一个旁观者,老子更符合我的要求。这同样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只是我之前看道德经看的太多了。是我受到了老子的影响,而不是我自己想成为那个样子。如果我读教员的书多了,可能我也会有从政的欲望。

但我想那样的可能不大,因为什么事情能吸引我,还要跟我的性格有关。我的自身特点就让我选择了道德经。可能就是道德经与我更加的同频吧。我可以反复的读道德经,而做不到反复的看论语。

我喜欢做什么,我就喜欢做一个旁观者。不去嵌入任何的系统太深,我想要有足够的自由,更少的限制。我喜欢看书,胡思乱想。不在乎结果,只享受过程。生命本身不就是一个过程吗?那么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又是什么呢?我想做,但又不一定能做到。那就是留下一些对其他人有用的文字。这个用处不是具体的能解决什么问题。只是想通过我的文字,可以启发他人思考。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节点。人类社会的一切表象,都是我们可以思考的结果。我不是说我想要影响多少人。我只是想完成一个我认为的我的任务。作为一个节点,我想通过我来刺激更多与我相连的节点。主动的发出信号,完成我自认为的任务。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自己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