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真正自卑的人,不是内向、敏感,而是具有强烈“排外性”

行业动态2024-06-17 15:19小小条

留学文章开头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心理学:真正自卑的人,不是内向、敏感,而是具有强烈“排外性”

通常来说,提到自卑,人们往往会与内向、敏感联系在一起,可是,你可曾发现,有一种人,他们对事物不满时,并不会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极其隐晦、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极度希望他人能察觉到并且改变其行为做法,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譬如被动攻击型人格 。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就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是出现负面影响时,很难与这些影响共生,展现出强烈的排斥心理,在这种心理下就变得极具攻击性。

比如,当情侣某一方想要分手时,采取冷战、消极态度的方式迫使对方先提出分手;当员工想对老板的某项策略不满时,可能会采取消极怠工、故意出错的方式来抵抗;当儿童不喜欢上学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故意拖延吃早饭的时间、拖延穿衣洗漱的时间等等行为表现他的不乐意;当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时,可能会表现出成绩故意下滑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在心理学上,这类人可以称之为“被动攻击型人格(Passive aggressive personality)”,是指以被动方式表现强烈的攻击倾向的人格。

他们通常性格比较固执,内心充满愤怒和不满,但又不直接将负面情绪表现出来,表面服从,暗地里却表现为敷衍、拖延、不予合作,常常私下抱怨,却又相当依赖于权威,在强烈的依从和敌意冲突当中难以取得平衡。

那么,“被动攻击型人格”的这些的行为因何而产生呢?

原生家庭的压抑习得而来。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组成。有研究显示,原生家庭的结构、氛围、教育方式对人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当父母对孩子要求较为严苛时,他们可能会变得自卑,不敢直接表达不满,因而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寻求心理平衡,如在行动上采取敷衍、拖延的态度。久而久之,即使到了成年,他们仍然会把这种方式扩散到其他人的身上。

“合理化”防御机制。著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建立了“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三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指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的;超我是指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的;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同时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要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

当本我强烈但通过自我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会出现防御机制“合理化”。“合理化”的一种表现是推诿。

自卑的人往往很害怕犯错。当不得不犯错的时候,为了“合理化”,使自己心理得到平衡,他们不愿意把错误归结到自己的身上,而是致力于以种种借口让别人承担错误,让自己成为那个看似“合理”“无辜”的人,把自己排除在错误之外。

有研究指出,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人格障碍有相关关系。很显然,通过推诿使自己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当情侣某一方想分手,但是在潜意识当中又认为自己毫无根据地提出分手有失妥当。于是,他就会迫使另一方先提出分手。

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很可能会采取冷暴力、敷衍、拖延的等方式引起对方的一系列不适与不满,让他人排斥自己,但在实质上是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排斥他人。

第三,自尊心强。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和自卑感密切联系的,是对自卑感的补偿。

自卑的人在追求优越是因为具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不愿意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缺点,认为这会被他人嘲笑,于是在受到伤害后,会通过让对方感到恐惧、内疚、羞耻等来间接控制对方、排斥对方,以保护自己脆弱的心理感受。

第四,害怕冲突。冲突往往可能会导致局面脱离自己的掌控,因此自卑者会出现焦虑、不安,明明有很多不满、怨恨,却又不愿坦荡、大方地表达出来,而是采取将事情越弄越糟的宣泄方式来表现对这件事情的排斥,获得某些心理平衡。

如员工对老板的下达的任务不满时,因为害怕与老板发生冲突,因而采取拖延、敷衍的态度完成任务。

那么,如果我们遇到了“被动攻击型人格”的人,该如何面对呢?

保持礼貌与尊重,交往点到即止。“被动攻击型人格”往往会通过隐晦、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因此,如果我们减少与其交往的频率,保持礼貌与尊重,那么他们也将无从下手。

张女士有位同事小茹,脾气极其暴躁,很难相处,一旦她有所不满,连传递文件都是用摔的。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其他同事发现,小茹对张女士的态度变得温和了。据张女士表示,她平时也不会对小茹做什么,只是在接触当中,张女士自始至终都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与小茹的来往也仅限于工作上。

如果小茹表现出不满,张女士也只会淡然地完成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工作,给予她同事之间该有的礼貌与尊重,对其背后的情绪并不多加评价也不多加表示。

换句话说,张女士无论面对什么情况,她都始终保持自我,并不受小茹行为的影响。当小茹的情绪发泄并不能得到回应时,她也会疲于发泄。

- The End -

作者 |神奇小小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免费获取留学方案
请选择国家
英国
美国
澳洲
加拿大
韩国
日本
新西兰
意大利
请选择
高中
本科
硕士
MBA
博士
其他
请选择省
广东省
浙江省
江苏省
北京市
上海市
重庆市
四川省
山东省
安徽省
河北省
湖北省
河南省
湖南省
陕西省
福建省
山西省
江西省
云南省
天津市
海南省
吉林省
辽宁省
黑龙江省
贵州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