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3亿人口和百万大军,为何美国愣是不吞并2500万人的加拿大?

行业动态2024-08-11 08:30小小条

1812年6月18日,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正在椭圆形办公室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他刚刚签署了对英国和加拿大的宣战文书,一场旨在征服北方邻居的战争即将打响。麦迪逊心中充满忐忑:这次冒险能否成功?美国真的有实力吞并加拿大吗?

坐拥3亿人口和百万大军,为何美国愣是不吞并2500万人的加拿大?

美国虎视眈眈,加拿大如临大敌

建国之初,美国就对北方的加拿大垂涎三尺。加拿大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简直就是一块肥美的蛋糕。美国人认为,既然都在北美洲,加拿大迟早要并入美国版图。可加拿大人可不这么想,他们坚决要保住自己的国家。

两个北美邻居就这样陷入了长期对峙。美国人想方设法要吞并加拿大,加拿大人则绞尽脑汁保卫家园。这场拉锯战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其间发生了不少戏剧性的事件。

美国屡屡受挫,吞并计划屡战屡败

美国人对加拿大的野心由来已久。早在独立战争时期,他们就向加拿大发出"统一"倡议,希望加拿大人能一起造反。没想到加拿大人根本不感冒,反而自诩为"英王最忠实的臣民"。这可把美国人气坏了。

既然说不通,那就动武吧!1775年11月,美国人发动了第一次武装入侵。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蒙特利尔。可惜好景不长,在魁北克城下碰了一鼻子灰。美军主将蒙哥马利阵亡,其他人也落荒而逃。这次"热脸贴冷屁股"的行动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不成功,美国人不死心,又策划了第二次入侵。1812年6月,他们再次向加拿大宣战。这次美国人信心满满,认为英国正忙着对付拿破仑,抽不出手来管加拿大。可结果再次令他们大跌眼镜。加拿大人奋起反抗,不仅击退了美军,还反攻到华盛顿,一把火烧了白宫。这下可把美国人打懵了,只好乖乖签和约。

加拿大如惊弓之鸟,处处提防美国

两次入侵失败后,美国人暂时收起了野心,把目光投向了西部和南部。可加拿大人却如惊弓之鸟,对美国的一举一动都提心吊胆。他们甚至把首都从边境附近的多伦多迁到了内陆的渥太华,就是怕美国人打过来。

加拿大人的担心不无道理。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国力大增。一些极端分子又开始蠢蠢欲动,叫嚷着要"修理"加拿大。美国军方甚至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入侵计划,代号"红色方案"。

这下可把加拿大人吓坏了。他们急忙向英国"老大哥"求助,希望能获得更多保护。英国人也意识到情况不妙,于是支持加拿大成立自治政府,增强自卫能力。1867年7月1日,加拿大联邦正式成立,标志着这个国家获得了实质性独立。

加拿大玩起"以攻为守",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

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加拿大人可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们不仅在防守上下功夫,还悄悄制定了一份反击计划,这可让美国人大吃一惊。

1921年,加拿大军方悄悄制定了一份名为"防卫1号计划"的绝密文件。这份计划的制定者是一战英雄、加拿大军事情报负责人巴斯特·布朗。布朗的想法很简单: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按照这份计划,一旦美国发动入侵,加拿大军队将立即反攻,占领美国边境重要城市。他们的目标包括纽约、波士顿、明尼阿波利斯等地。当然,加拿大人也知道自己实力有限,不可能长期占领这些地方。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破坏美军的补给线和集结,为英国援军争取时间。

布朗还打了个有意思的算盘。当时美国正在实行禁酒令,搞得民怨沸腾。布朗认为,美国人"又胖又懒,特别喜欢喝酒"。等加拿大军队杀到,说不定这些酒鬼会举着酒瓶欢迎!这个想法虽然有点异想天开,但也反映出加拿大人的幽默感。

这份计划如果真的实施,恐怕会给美国人一个大大的惊喜。不过好在最后并没有派上用场。随着英美关系缓和,加拿大于1928年取消了这份计划。有意思的是,两年后美国人反而制定了入侵加拿大的"红色计划"。这两份计划虽然都没有实施,却成了两国较量的生动注脚。

二战爆发后,局势再次发生变化。面对纳粹德国的威胁,美国选择与英国结盟。加拿大也顺理成章地成了盟友,美加关系迎来转机。随着英国实力衰退,加拿大逐渐摆脱了英国的影响,与美国走得越来越近。

看完这段历史,你是不是觉得美国和加拿大就像两个爱斗嘴的兄弟?一个想当老大,一个不服管。闹腾了好几十年,最后还是和好如初。现在两国关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亲密的邻邦之一,边境线上连个铁丝网都看不到。

不过这段历史也给我们一些启示。一个国家想要生存发展,光靠实力还不够,还得有点小聪明。加拿大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独立。他们懂得借助大国平衡,又能审时度势。这种小国生存之道,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同了。国家之间的较量,更多体现在经济、科技等软实力上。不过历史总是在以新的方式重复。看看现在世界上的风云变幻,是不是觉得有点似曾相识?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