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个国家要想繁荣富强就一定要有好的教育,它是科学技术、制度体制和探索未来的基础与动力。
我们会发现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就越是重视教育,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一定也位居前列。
可以吸引海外留学生,扩充自己的人才库。
美国能以极低的成本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吸纳人才,就要归功于教育资源。
2024年的世界大学排名,显示出中美俄教育上的断崖式差距。
世界大学排名中美国有107所大学上榜,而俄罗斯仅有16所大学上榜。
中国有多少大学上榜?中美之间的教育差距有多大?
一、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
教育作为举世关注的领域,每个国家的评判标准不同。
排名权威的4个榜单中有2个是英国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和QS世界大学排名。
另外两个比较权威的是美国的U.S.News和中国软科的学术排名。
这些榜单的评估标准不同排名也有所差异。
今年6月英国QS对世界上1500所学校评估后,公布了2024年的世界大学排名。
主要从学术声誉、论文引用和雇主声誉等方面来评估。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英国QS用到的分析数据很庞大,对1700万篇论文和10万多名学者进行整理后,世界大学排名发生了些许变化。
首先世界前十的大学还是被英国和美国所占据。
美国和英国各占据4个席位,麻省理工学院位居世界第一,哈佛大学位居第四。
而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居然超过了牛津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等顶尖学校,位居第二,成为英国大学教育的引领者。
瑞士和新加坡各有一所学校分别排在第七名和第八名。
光凭这一份榜单无法看清全球的教育情况,去年9月份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也对全世界一千多所学校进行排名。
两份榜单的评估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泰晤士的评估主要包括教学、研究质量和环境、国际展望与产业这几个方面为主。
这份榜单中英国牛津大学位列第一,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位居第二和第三。
在全球前十的名单中美国占据7席,英国仅占3席。
无论是上一份还是这一份榜单,都显示出英美在教育上的绝对优势,世界上的名校基本都集中在这两个国家。
虽然两份榜单的评估指标存在差异,但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学校基本都排在前5,它们的综合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根据泰晤士世界排名的分析,亚洲的教学与研究质量成长得最快,大学参与度也最高,更能衡量中国大学的教育水平。
二、中美俄之间的教育差距
在泰晤士世界排名中,美国大学在榜单中占比10.7%,一共有107所学校上榜。
而俄罗斯仅有16所学校上榜,莫斯科国立大学排95名。
可见俄罗斯跟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很大,可以用断崖式差距来形容,但俄罗斯大学的整体水平还是有所提升的。
中国大学的排名虽然没办法跟美英两个国家相比,但跟之前相比也有所提升,中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排在世界前15。
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排在全球前50,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大学排名也有所进步,大陆共有86所高校入榜世界前1000。
加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高校,中国也有100所左右的学校上榜。
上榜的中国高校中,清华大学在亚洲排名第一。
中国上榜大学的数量和排名都超过了俄罗斯,而且有比较大差距。
中美两国上榜的数量虽然差不多,质量上却存在很大的差距。
中国上榜的第一名和美国上榜的第一名之间相差11名,甚至没能进入世界前10,这方面的差距无法轻易弥补。
中国大学在世界影响力上比不上美国的大学,但因为留学成本低而受到很多留学生的青睐。
2018年有196个国家超49万名学生在中国留学,大多数留学生都来自亚洲国家,占比在59%左右,第二大留学生源来自非洲国家。
美国留学生大多来自印度和中国,去美国留学的中国人将近30万。
选择来中国留学的美国人只有700多名,可见两国教育资源的差距。
2023年去美国留学的学生有150万人,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是冲着顶尖名校去的。
还有很多学生是奔着学校的特色课程和就业机会去的。
俄罗斯大学的世界排名虽然不理想,但也有30多万留学生赴俄学习,留学生基本来自中国、越南等亚洲国家。
中国去美国和俄罗斯的留学生占据较大比例,一方面是个人追求,另一方面也是教育资源带来的差距。
三、中国如何提高教育水平
从留学生数量和大学排行榜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资源存在地域分配不均和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为了提高大学教育的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我国提出建设世界双一流大学,分别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除了提高学校实力之外,中国还要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来中国交流学习,提高留学生的质量和地域范围。
中国的本科教育更注重理论学习,忽略了社会实践,应该说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缺陷,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更注重课堂。
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所谓的综合性人才,中国教育中所说的综合性人才指的是知识的杂糅,不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大学培养出来的多数学生都和社会脱节,尤其是在社会结构加快转型的今天,只有少数学生能满足社会实务的需求。
这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工作内容往往大相径庭,就业单位需要额外花时间来培训学生。
和国外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体制和观念上的缺陷。
很多家庭要么觉得读职校没面子,要么认为读职校没前途。
实际情况是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开始抢夺专业技能方面的人才,并放开了落户政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在大城市反而更吃香。
我们要筛选人才就要实行人才分流制度,不是平均化的培养所有人,而是让每个人都发挥专长,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都是社会必需的,改变社会观念和教学体制是一个长期过程,但这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大学教育要与国际接轨就要提高本土学者的国际影响力,现在很多大学会请英语外教,但其他学科的国际教师很少,或者授课时间不长。
这种教学方式所起的作用很有限,很多中国学生最后还是选择出国留学,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流失。
中国需要提高教育资源来满足国内学生提升自我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人才回流,吸引全世界的留学生前来学习。
四、世界排名的不利影响
QS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显示出中美俄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我们为建设高水平的大学而奋斗,但世界大学排名也有弊端。
世界大学排名榜一直备受争议,每个国家培养人才的侧重点都不同,教育体系也不同,QS和泰晤士高等教育的评估指标未必客观准确。
过度追求世界排名可能会让学校丢失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学校为了提高排名支出巨额科研费用,最后却一无所获。
世界大学排名确实能衡量国家和大洲的教育水平,是世界人民了解一个国家的机会,排名也会影响留学生的选择。
排名同样会带来攀比,让教育越发功利化和投机化。
而且世界排名大多是欧美国家的排名,迎合西方的办学标准可能会失去教学的独特性。
2022年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兰州大学都宣布不再把国际排名当作学校的重要建设目标,而是扎根本地来育人育才。
兰州大学在泰晤士和QS联系获取数据时就拒绝了,所以没有在排名上的学校不一定是实力不足,可能是它们选择淡化排名。
他们都是985、211,也是国家建设双一流的重点,退出世界排名也是在拒绝西方标准,将教育的定义权和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结语
先不论世界大学排名是否客观,光凭美国上榜的107所大学就能看出他在教育上的引领地位,这为美国的科技、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中美俄之间断崖式的差距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弥补,教育在质不在量,中国大学虽然在亚洲很有影响力,在欧美国家的知名度却不如欧美。
世界大学排名在潜移默化中,为各国设定了追赶的标准和目标。
可以成为中国教育结构和培养方式转变的动力,但也要警惕用排名思维来办校。
所以部分高校退出国际排名虽有争议,但也是回归本土教育的一种全新尝试。
参考来源
澎湃号 2024.6.7《最新QS排名公布,哥大耶鲁暴跌,帝国理工超越牛剑》
界面新闻 2023.9.28《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大学领跑亚洲》
钱江晚报 2022.5.10《国内多所985高校“退出世界大学排名”,话题引热议,浙江高校老师怎么看》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