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中国“消亡”简史

旅行百科2024-02-07 22:39:2051data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雷达财经,作者|张凯静,编辑|深海

雅虎中国“消亡”简史

“未来的雅虎只能是一个回忆。”

2月27日,#雅虎邮箱2月28日停止中国大陆服务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据IT之家报道,一些网民收到了一封官方通知邮件,称雅虎邮箱将于2月28日在中国大陆停止服务,并要求用户尽快更换到其他邮箱。

然而,在叹息和遗憾的同时,也有网友表示惊讶:“雅虎不是早就停止在大陆的服务了吗?”

据雷达财经报道,2013年,中国雅虎相继停止邮箱、资讯和社区服务,并宣布原团队转为阿里巴巴公益项目,@yahoo.com.cn和@yahoo.cn的邮箱后缀不再可用。

但是,国际版yahoo.com仍然保持正常服务。2021年11月,雅虎再次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这次为用户备份信息的截止日期定在2022年2月28日。

值得一提的是,雅虎是第一个千亿市值的互联网巨头,也是许多中国网民接触互联网的第一个窗口。然而,该公司未能与时俱进,而是在内忧外患的影响下逐渐沉没。

第一代互联网巨头的终结1995年,李彦宏还在华尔街工作,雷军和马还在敲代码,马云刚刚从杭州电子科技学院辞职创办了中国黄页,杨致远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雅虎获得了红杉资本1000万美元的注资。

当时,正是互联网行业的起步阶段。当人们想浏览网页时,他们只能通过查询目录并输入相应的域名。手术非常麻烦,这使杨致远有了“互联网导航服务”的想法。

简而言之,雅虎所做的就是将大量网站集中在一个页面上,供所有人免费使用。正是这种想法使雅虎在成立仅一年后就上市了,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得益于这种巨大的流量,雅虎可以通过出售广告空间来盈利。当其他公司还在幻想根据上网时长收费时,雅虎已经能够通过只支付电话费和宽带费来让用户拥有良好的上网体验。数据显示,上市后第二年,

雅虎的广告业务已经获得了超过7000万美元的收入。

1999年9月,中国雅虎网站开通;2000年1月3日,雅虎市值一度达到1280亿美元。同年,搜狐、新浪、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门户网站在网民记忆中的最初模样。

“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邮箱是雅虎邮箱。“看到雅虎邮箱将于2月28日停止在中国服务的消息,网民小七有些遗憾,尽管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的雅虎邮箱账户密码。

在小七的记忆中,当他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他申请了一个雅虎邮箱账户。后来这个账号一直用到了高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仍然代表了他对互联网的最初印象。

如果说对小七来说,雅虎中国的谢幕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影响,那么对一些忠实用户来说,雅虎邮箱的退出则给生活增添了许多不便,这一度令人难以接受。

2013年4月18日,雅虎中国向电子邮件用户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称集体迁移已经正式开始,因为在2013年8月19日之后,原雅虎中国邮箱中的所有电子邮件和相关帐户设置都将被删除并且无法恢复。邮件还暗示,

邮箱后缀为@yahoo.com.cn和@yahoo.cn的中国用户可以注册并绑定一个全新的阿里云邮箱。

邮箱可以轻松转移,但使用邮箱绑定注册的帐户面临一定的风险。当时,新浪微博曾表示,如果安全邮箱与雅虎邮箱绑定,密码可能在丢失后无法找回。用户可以修改安全邮箱,但对于那些习惯使用雅虎邮箱绑定账户的用户来说,

这不是一个小项目。

“十多年来,中国雅虎、支付宝、微博、JD.COM、各种论坛和各种团购网都被用作所有网站的注册账户.这日子不能过了!”有网友吐槽。

这只是雅虎撤退的开始。2015年,雅虎北京R&D中心的员工收到了公司解雇的正式通知,这标志着雅虎决定完全撤出其在中国大陆的业务。

2016年,雅虎将其包括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和邮箱在内的核心业务出售给美国通信巨头威瑞森;售价48亿美元。2021年,

威瑞森将包括雅虎在内的威瑞森媒体出售给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交易完成后,威瑞森媒体更名回雅虎,但此时,雅虎已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2021年11月,《华尔街日报》以“雅虎退出中国大陆,结束其在中国的20年历史”为题撰写了雅虎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的新闻。此后,网民们发现,

雅虎在中国大陆唯一可以访问的在线服务包括天气应用、新闻资讯等,以及雅虎旗下科技媒体中文版Engadget。

2月28日,Radar Finance试图注册雅虎的电子邮件,网页直接跳转到雅虎的通知:从2021年11月1日起,用户将无法使用雅虎在中国大陆的产品和服务。

这并不影响雅虎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产品和服务。

周的遗憾事实上,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浪潮中,雅虎也曾有过机会。

1999年登陆中国时,国内门户网站初具规模,而雅虎已经拥有远超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然而,雅虎不仅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反而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逐渐边缘化。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早期对英文网站的完全“复制粘贴”是雅虎落后于起跑线的关键原因。据了解,当时雅虎中国已完全翻译成英文,但原版的西方内容显然无法满足中国网民的本地需求。

相比之下,在千禧年前后,新浪、网易和搜狐对一系列国内和国际事件进行了大规模的新闻轰炸,包括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这奠定了它们在网民心目中的地位。

类似的情况不仅限于中国大陆。除了美国以外的全球市场,雅虎只在台湾省和日本取得了成功。事后看来,杨致远希望通过收购一家大陆公司,重现台湾省模式,提升雅虎中国的业绩。摆在他面前有两个选择。

出价1.5亿美元的百度和出价1.2亿美元的3721。

当时,这两家公司正在搜索市场上打得火热。为了打击百度,获得市场份额,3721曾经以极端的方式强迫用户安装插件,而且很难卸载。插件甚至推送一些色情暴力内容链接。

以至于的创始人周一度被称为“流氓软件之父”。

在后来的采访中,周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冒犯用户是一个可怕的教训。但那时,红眼的周眼里只有“敌人”。

“当时我太急于求成,想快速战胜敌人,所以我把公司卖给了雅虎,想借助雅虎的品牌和技术在搜索领域有所成就。”

2003年,雅虎中国收购三七二一,周正式出任雅虎中国总裁。

周的到来一度迎来了雅虎中国在中国市场的巅峰时期。首先,它切断了雅虎中国在内容方面不擅长的一些渠道,并坚持在电子邮件和搜索上聚集有限的资源。然后,它建立了一个新的搜索网站“一搜网”,并扩大了免费邮箱。

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下,雅虎中国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盈利,并在搜索市场和电子邮件业务上成功超越谷歌和网易,位居中国第二。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美国总部出人意料地要求周弘毅在2005年超过百度成为市场第一,并同时宣布不再向中国提供任何资金支持。愤怒的周选择了收拾东西走人。

日后回忆这段经历时,周曾提到:“在中国一直有一种赌徒的心态。在2003年之前,他认为通过释放几十个人,依靠雅虎的品牌,就能在中国“打平”,结果是被边缘化;尽管3721是在2003年后收购的,

但我还是个赌徒,希望买了3721后能赚钱,做全中国第一。"

周还表示,他把团队带入雅虎后,面对的是一个世界上有十几层的官僚体系,他无法与杨致远平等对话,更不用说谈战略了。“一搜一G都是我们自发完成的。出于企业家的热情,我们将首先采取行动。从200多个到600多个,

3721的所有资源都用上了。"

“3721要是不卖给雅虎,那今天还有百度什么事?”

从雅虎中国离职后的第二年,周鸿祎的奇虎公司推出主打卸载流氓软件的“360安全卫士”,而雅虎助手则成为了重点打击对象。

投资阿里是明智的决定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周鸿祎透露,自己远赴美国向杨致远提出辞职后,雅虎中国加速了在中国寻找下一个合作伙伴的进程。在新浪、百度、金山都没能成功的情况下,

雅虎中国找到了马云和他的阿里。

“电子商务不像信息业,后者在中国是外国投资者的话,会受限制,因此我们认为如果能把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变成投资,或少数投资,问题就不大,同时电商也是问题不大的一个领域。

”杨致远在接受采访时谈及了彼时雅虎对电商业务的觊觎,“我们努力想用我们在日本的操作手册来建立电商业务,但一直被淘宝狂打,我们开始变得非常尊敬马云能力。”

而马云愿意接手,很大程度上则是想解决淘宝网现金流短缺的问题。

2005年,阿里还是一家依靠B2B业务赚钱的公司,其现金流并不好,支付宝和淘宝等项目均需要大量的资金输血。此时阿里的投资人开始给以马云为首的管理层施加压力,

软银孙正义甚至一度对eBay开出的阿里收购价颇为心动。

在这个背景下,阿里以40%股权换取雅虎的10亿美元以及其在中国的品牌和技术,既获得了大笔发展资金,同时也让马云巩固了自己在阿里的话语权。在雅虎注资的同时,除软银外的其他股东如高盛等已悉数退出,

马云还在股权变动协议中,获取了额外的投票权以及董事会席位。

与此同时,阿里甚至还获得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工程师,并在此后吹响了战胜易趣的号角,一路发展至今。“没有这笔交易,就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有行业人士评论道。

不过,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曹飞指出,从某种程度上看,双方都拿到了各自需要的东西,而中国雅虎则完全沦为了一个附属品。“马云最初的想法是做垂直搜索,给阿里的几百万中小企业客户服务。

但他明显低估了做一个搜索引擎的难度,在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国总部手里且外部有百度和谷歌双重打压之下,雅虎搜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连1%都不到。”

“对一切以销售为主的阿里巴巴来说,要做一个真正的互联网门户,简直难上加难。”一位自周鸿祎时代就任职于雅虎的员工感叹。

随着时间的推移,雅虎中国变为了中国雅虎,公司战略几经变迁,总裁人选也在不断更替。2008年后,雅虎和口碑网合并,至此其已沦为“电商导购”,首页中到处是淘宝的广告。

虽然阿里与雅虎的协议约定是继续运营公司至2016年,但在此后的日子里,中国雅虎日渐式微。

在美国本土,雅虎也曾遇到一些绝佳的项目,但无论是谷歌、Facebook的管理者,还是2008年时微软开出的450亿美元收购价,都没能打动雅虎的心。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无论一家企业拥有多么辉煌的过去,都需要找准定位、认清时势、随时保持警惕心理与竞争意识,而这也是任何商业场中想要继续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所必须认识到的一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