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
随着暑期出境游高峰的到来,各家旅行社推出的代理送餐业务也迎来订购高峰。然而,在炎热的天气下,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有些人收到了钱,但推迟了审查和签字,有些人坐在地上加钱后开始做。
种种乱象给许多市民的出行计划增添了混乱。
据媒体报道,盛女士向12345求助称,5月初,她在上海CYTS专卖店下单办理赴日签证,并在店内选择了单价较高的套餐。商店说套餐是一对一的。
与“常规办理”相比,所需材料减少了6项,只需9个工作日左右即可签收。因此,除了签证费之外,套餐费还包括商户服务费、简化手续费和VIP快递费。
不料,商家在办理过程中一再拖延,不仅要求她支付机票旅游行程单和其他未列入套餐清单的证明,还坐在地上要求她以每人450元的价格补足差额。经上海市消保委协调,盛女士的签证申请终于在58天后寄出。
与盛女士有类似经历的网友不少。网友年女士说,10个工作日后,她得知旅行社根本没有开始审核她的日本签证材料,她只能更改机票酒店。网友费女士在办理泰国e-landing签证过程中,
然后让他补了三次清单中没有规定的材料,最后“层层加码”都没签到。
记者调查发现,签证纠纷增多的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根据规定,所有申请人必须先在各国大使馆预约并获得预约号。即使是旅行社,这一步也不能跳过。因此,虽然旅行社可以提供签证代理服务,
即使提供加急服务,但签证的发放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国使馆签证中心的预约情况。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游客出境需求快速释放,多个热门国家签证预约一号难求。德国等受欢迎的申根目的地,目前可以预约的交货日期已经快进到10月和11月,美国的签证预约直接“甩”到11月和12月。
由于预订的不确定性,许多旅行社甚至干脆关闭了相关的签证申请业务。签证预约的“一号难求”也让“黄牛”卖号市场火爆。据了解,8月份德国签证预约人数中,“黄牛”的报价已经达到4000元以上。
这只是抢到号的代价,并不能保证一定能中签。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出境游市场的不断扩大,签证代理行业的乱象也确实日益凸显。
从消费者投诉来看,除了拖延和坐地起价外,许多旅行社在资料准备和申请填写方面仍存在漏洞,有时他们会无故要求消费者提交材料,有的甚至编造就业证明和银行对账单等材料,以便顺利签字。
此外,还有许多提供代理签证的所谓企业。他们没有取得相关国家大使馆颁发的代理资质,只是与具有代理资质的旅行社合作的代理送餐机构。这些机构不一定在工商部门注册,有时还层层转包、加价。
结果大使馆宣传的签证费只有200-400元,中介机构却挂出了6000-7000元甚至1万元的天价。
那么,签证代理业务有收费标准吗?据业内人士介绍,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具有合法资质的中介机构受外国驻华使领馆委托,办理因私签证业务收取中国公民代办服务费,上限为260元/人。
但2018年1月,中国公民因私签证服务政府定价被取消,对相关服务机构合法经营、明码标价、提供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服务只提出了“软标准”。
毫无疑问,在签证代办过程中,旅行社等中介机构几乎是消费者与大使馆之间唯一的沟通桥梁。不熟悉语言和程序的消费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果旅行社不负责任或存在服务漏洞,消费者将首先受害。所以,
各种签证乱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规范和改善中介机构的服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刘德燕表示,由于各国签证政策不同,签证市场对消费者来说不够公开透明,办理流程无法自行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旅行社等中介机构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总的来说,
正规旅行社在办理签证业务时会及时向消费者宣传签证申请流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旅行社在从收集签证信息到正式交付的过程中模棱两可或过程不够透明。同时,就成本而言,
除了领事馆要求的签证费之外,旅行社还经常提供一揽子服务,并围绕是否紧急,是否有必要为他们做旅行行程以及是否有必要进行面试培训收取不同金额的服务费。但是,由于服务本身难以量化且没有定价标准,
这笔费用大部分由旅行社决定,消费者没有发言权。因此,随着签证代理需求的不断增加,也希望国家能够针对出境旅行社的经营资质和签证办理业务出台更详细的行业规范和规定。
刘德燕还表示,从各方反映来看,今年各国签证发放难度普遍较大,领事馆的要求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在客观上导致代理机构在代理过程中可能不得不向消费者增加更多材料、提出更多要求甚至增加更多费用。
然而,消费者自己没有能力从领事馆那里辨别这些要求是否合理,或者是因为该机构本身没有能力或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择签证机构时,最好使用大型第三方文旅平台。
优先选择正规旅行社,特别是具有出境游业务相关资质的大型旅行社和信誉良好的旅行社。建议消费者在与旅行社签订协议时,应主动备份合同及其补充协议和附件,并委托旅行社提交材料和提交流程。
最好做好备份,以便发生纠纷后有效维护您的权益。一旦发生纠纷,您也可以选择向第三方平台、文化旅游部门和消保部门投诉,积极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看看新闻Knews编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