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奎最近在微博中表示: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学者去哈佛研究中国。看着图书馆的藏书,人们不禁感到中国有如此多的清初原始地方志,你可以自己阅读它们。
免费拍照,每套珍本都受到特别保护和精心收藏,这只是许多哈佛图书馆的冰山一角。
赵奎教授说,这些哈佛大学的地方志,有的是清末民国时期他在中国办学时由燕京大学购买的,有的是日本战败后从日本收藏家手中购买的,还有很多是中国收藏家直接捐赠的,是经过几百代人的研究积累起来的。
无论信息量多大,哈佛大学的开放性都值得在中国推广。有兴趣去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外国人可以在申请参观后携带有效证件进入图书馆。
在中国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中,公共图书馆必须向公众免费开放。但是学校图书馆没有这个义务。2017年,《公共图书馆法》草案二次审议。
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和其他各类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公共图书馆法的最终实施,
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和其他各类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从鼓励到支持,学校图书馆向公众开放的态度有所减弱。
有些人认为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是为特定的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学生也为大学付费。那么,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应该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公众没有义务。就资源和能力而言,学校图书馆的空间有限。
目前,许多大学图书馆人满为患,一馆难求。高校图书馆无力承担对外开放的责任。对外开放会让学校师生的体验变差。对外开放后,即使通过身份证和市民卡进入,也无法像地铁安检那样严格。
存在很大隐患,不利于保护学生。此外,还会出现管理问题,比如贷后不还的问题。
事实上,这些理由都不成立。
首先,虽然学生支付学费,但大学的运营费用绝不是学费所能覆盖的。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都是由国家资金支持的,包括图书馆,国家资金来自每个公民缴纳的税收。大学图书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公共图书馆。
市民对图书馆的需求主要是借阅,不会给场馆带来太大压力。在管理方面,目前的学分制非常发达,完全可以承担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管理工作。除了身份证、市民卡和金融信用体系之外,芝麻分还分为这样的社会信用体系。
现在效率很高。你不仅可以借充电宝、共享单车,甚至可以免押金租车。这些价值比书更贵。
至于安全问题,借贷本身就是一种筛选需求。有些文化的人有这种需求。即使开了也不会像茶馆、酒吧一样,需求不会暴涨,压力也不会很大。当然,人多了风险也就多了。
但这种风险并不比大学生坐地铁走在街上高,所以所谓的安全问题并不成立。
事实上,大学和研究机构不开放图书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它们可以垄断稀缺的资料和学术资源,然后在发表论文和产生成果方面获得优势。但显然,由公共财政支持的大学图书馆不应成为独家学术资源。
有人在微博里说,我去国家图书馆的时候,想看《渔书》,一个明朝的孤本,但是直到有了关系才看到。我不被允许拍照。用电脑录入花了三天时间,剩下的500多元复印。而且,我还需要签署一份“不发表”的保证书才能看。明朝的一个孤儿,
长期以来没有版权,图书馆应该承担传播知识的责任,但它将此视为独家资源。这种现象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中更为严重。
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图书馆比公共图书馆更专业,学科资料更全面,只会由一个家庭使用,这将造成浪费,向公众开放,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更多的人受益,有利于学术竞争和创新。另一方面,大学图书馆是独立的,
会形成重复建设,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开放大学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大学图书馆向专业分化,这对大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泰坦尼克号》凭借《心灵捕手》获得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讲述了一个天才少年的成长故事。影片中,一名哈佛大学生嘲笑男主角,男主角反驳道:“你花了1.5万美元接受的教育,
我可以在公共图书馆花一美元半买到它。“开放的图书馆有利于教育公平和机会公平,让更多没有进入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能够方便地获得学术资料,促进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发展。
2017年3月,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编号《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旨在有效缓解青少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设施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繁荣发展。客观地说,
体育场馆的运营是一个零和游戏,没有什么灵活性,使用者也不是其中之一。但是图书馆不一样。如果只是借用,那么如果向社会开放,对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影响不大。因此,既然所有大学体育场馆都能“促进向社会开放”,那么,
大学图书馆更没有理由关闭并拒绝面对公众。
图书馆是一种公共服务,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可以普及知识,帮助创新,促进国家的技术、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你借的越多,图书馆的作用就越大。以更高的强度办图书馆,对国家和个人都是好事。
因此,国家应该推动、鼓励甚至规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图书馆向公众开放。现在,图书馆有很多电子资料,它们对社会开放,既不占用图书馆空间,也不会对网络造成很大压力。高校的电子教材向公众开放,
这件事可以马上做。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摄
编辑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