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精神·四川印记④|安居之后图乐业

旅行百科2024-02-21 09:36:1851data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温莎

脱贫攻坚精神·四川印记④|安居之后图乐业

烟波浩渺的江门峡和静静流淌的永宁河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交汇。这里是江门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古寨社区。

2017年10月,403户1424人搬迁至叙永县江门古寨。搬迁给居住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宽敞明亮的客厅,干净整洁的卧室,安装了卫生间,厨房使用了天然气。不仅如此,

安置点结合城镇化建设,建设了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周边建有党群服务中心、国家预防保健中心、居民培训中心,群众夜校、超市、停车场等便民设施,让大家生活起来像在城里一样方便。

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的家庭住在很好的房子里,但他们远离土地。因此,需要解决“稳”的问题,即安居乐业。

年近七旬的陆大奎,大半辈子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村里,我每天靠种庄稼为生,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我住在瓦房里,走一条土路。我过着非常简单的生活,简单到连人际交往都没有。

陆大奎说,当他得知自己要搬家时,他非常焦虑:他会不会无法与他人交流?会和身边的人产生矛盾吗?没有田地,生活如何维持?

古寨社区党支部帮他消除了后顾之忧。在党支部的帮助下,陆大奎一家不仅住上了好房子,还过上了好日子。“我儿子在加油站工作,每月收入3000多元,两个孙子也在镇上读书。一家人的生活比过去在山里舒服多了。

”卢大奎说。

“通过政府和安置点举办的多场招聘会,我和妻子在附近的养猪场找到了工作。我们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大儿子也长大了,减轻了家里的负担。我们的日子肯定会更好。”贫困户朱国强高兴地说。

在新的生活中,如何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丰富精神生活?江门古寨通过推进广场公园老年文化社区党组织建设,引导老年社区文明活动,带领老年人尽可能开展文化娱乐生活。

72岁的曾玲芬曾是青云村的一名农村妇女。她没有任何业余文化生活。现在每天晚上7点,曾玲芬和她的“老闺蜜团”开始在古寨社区的广场上跳舞。这一个半小时是“老闺蜜团”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四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猜你喜欢